Assistant Prof. Dr. Shu-Mei Shieh
德語文學史
古典時期Klassik | 浪漫時期Romantik | 現實主義Realismus | 存在主義Existenzialismus | 現代文學Moderne | 當代文學Gegenwart |
Ñ當代文學 (1970-1995)
東西德人民在統一之前都對當時所處的環境感到不安。當時西德地區的人民不像東德地區的人民受到共產主義壓迫,相對地擁有許多自由,但他們卻仍感到不安。他們在整個大環境上面臨一個新的轉變,這使得他們多了許多選擇的機會(特別是婦女),無論在教育、工作、消費上。但也意味著他們必須試著適應或改變觀念以應映。電子革命使得傳統產業的技術和知識失去價值;性別比例的改變也讓人們質疑舊有的道德標準是否仍適用。諸如此類的改變加深了他們的不安全感。70年代中期這個現象格外明顯:有些人盡情享受自由,努力嘗試體驗新的生活,有的人則守著舊的價值觀,刻意忽略不安的感受。
70年代東德地區的人民也一樣感到不安。經濟危機導致破產及失業,希望經濟能有所改善的期待破滅。兩德間軍事備戰使他們感到害怕。此外,西德提出緩和政策後,雙方並於1972年簽署條約。他們希望會因此有更多自由,但仍受到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約束。當時東德的人民就是如此,在希望與失望間遊走。
兩德統一後,更是加深了人民不安的情緒。早已習慣共產主義統治的東德人民必須適應競爭的社會;西德地區的人民則以自負、冷漠的態度看待東德人民。雙邊的人民都對彼此感到不安及失望,必須長時間適應。
東西德的作家們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在1981-1983年終於有了第一次公開的聚會。
作家們將個人不安的經驗反映在作品中,且多半和個人日常生活出現的問題有關,他們認為這比東西德的問題還重要。這時期的作家自我意識強烈。例如Nicolas Born的小說“Die erdabgewandte Seite der Geschichte' (1976)”,其中描寫自己孤獨處在陌生的世界;西德的作家如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及後來的Günter Grass 和東德的作家如Heiner Müller 及離開東德的Günter Kunert一起聯合起來。他們帶著不安享受自由並喜愛藝術、實驗新的形式。以新的文學形式呈現社會對立的現象。將藝術作為批評的工具。例如國家認同及鄉土文學就是很好的例子。Peter Weiss和Uwe Johnson都是流亡者,他們沒有國籍,遊走在不同國家間,但也生活在現在與過去。他們是這個世代典型的變體。其他人則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鄉。Edgar Reitz的電視連續劇 „Heimat“ (1985)以及方言詩均透露出這樣的情感。早期寫家鄉詩的作家Martin Walser嘗試在統一後以散文形式的作品 „Deutsche Sorgen“ (1993)提高國家的價值。
德文或中文參考之網路資料
& http://www.pohlw.de/literatur/epochen/index.htm
& http://www.sewanee.edu/german/Literatur/move.html
& http://www.pinselpark.de/geschichte/spezif/literaturg/index.html
& http://www.case.edu/artsci/modlang/german380/registration.html
& http://www.literaturwelt.com/epoch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