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首頁>參考資料  

一次大戰戰敗與1918年革命
  1918年8月德軍必敗大勢底定。 9月底興登堡將軍(Hindenburg) 以及參謀次長魯登道夫(Ludendorff) 認為西線防禦隨時可能崩潰,因而要求停戰。10月4日帝國政府在陸軍最高領導的催促下向美國總統威爾遜正式提出停戰的請求。然而,海軍作戰部卻於此刻要求,在大戰期間大多停靠在東、北海域港口的遠洋艦隊出征,其理由是減輕西線陸軍防禦的壓力,以及"拯救兵種的榮譽"("die Ehre der Waffengattung zu retten.")。然而,大部分的海軍官兵認為德國戰敗已成定局,此項出征的舉動毫無意義,乃拒絕出港。10月底海軍發生暴動。帝國政治體系的政治運作機制也在戰敗的挫折與群眾要求革命的浪潮中作了改變。

  10月3日 德皇任命Max von Baden 親王為帝國總理。10月24日並修改憲法,要求德皇任命總理須經帝國議會同意,德皇的軍事統帥權亦受到限制,帝國的政治體制乃轉向內閣制的方式運作。然而,這些修憲的舉動無法滿足群眾的要求。革命情緒迅速擴散,德國各地工人與軍人仿效蘇維埃模式組成「工人與軍人委員會」 (Arbeiter- und Soldatenrate)。軍方原本的統御模式已無法有效運作,各地王公、侯爵也紛紛被推翻。此外,協約國在回覆德國停戰的請求時,明確的指出:願意與具民意基礎的德國政府進行有關停戰的談判。因此,帝國政府乃立即延攬帝國議會中多數黨人士入閣,並由中央黨籍的閣員開始與協約國展開有關停戰協議的談判。當時,迫切希望結束戰爭的德國民眾則認為,德皇成為即將到來和平的障礙。

  11月09日社民黨(SPD)人士向帝國總理Max von Baden表示,應由社會大眾支持的人士主持政府事務。在革命浪潮以及群眾的壓力下,Max von Baden同意下台,將執政權交予社民黨的領導者艾伯特(Friedrich Ebert),並自行宣佈德皇退位。社民黨人士賽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 立刻奔至帝國議會大廈,從陽台向外高呼"德意志共和國"("Deutsche Republik")。11月10日由社民黨以及極左派的獨立社會黨各三位人士(USPD)組成「國民代表參議會」 (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接掌政權,並由社民黨籍的艾柏特以及獨立社會黨的哈塞(Hasse)聯合擔任「國民代表參議會」主席。國民代表參議會立即獲得柏林工人與軍人委員會承認為臨時政府。當日午夜時分德皇連夜走避荷蘭,流亡國外。

  由於協約國擔心德國以停戰為由,企圖換取養精蓄銳的機會,以進行另一波攻勢,因此,雖然表示願以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原則作為談判的基礎,然而也提出許多嚴苛的條件,包括:德軍立即撤出西方佔領區、從德國西部邊界自萊茵河右岸35公里內不得駐紮德國軍隊、交出阿爾薩斯-洛林、戰勝聯軍佔領科隆(Koln)、柯布倫茲(Koblenz),以及緬茵茲(Mainz),此外,德國必須交出所擁有的所有潛艇、武器、彈藥、汽車與火車。德國停戰談判代表曾與陸軍總司令興登堡將軍連絡,就協約國提出的停戰條件進行討論,興登堡將軍主張先簽訂停戰協定,再力求緩和協約國的要求。於是,11月11日德國停戰談判代表與協約國簽訂停戰協議。

  由於簽訂停戰協議的此刻,協約國並未佔領德國任何一處的領土,反而是德軍仍佔領法國內陸領土;因此,對許多不願意承認德國戰敗的軍方人士而言,德國陸軍在戰場上並未失敗,急於與協約國簽訂停戰協議是無祖國觀念的文人、左派人士的賣國行為。威瑪共和初年的德國社會乃盛傳攻無不克的德國軍人被文人、左派人士在背後捅了一刀。「背後一刀傳說」(Dolchstoslegende) 的謠傳成為威瑪共和政治不穩定的原因之一。

威瑪憲法
  在宣告共和國時代來臨以及德皇流亡國外之際,選出國民制憲代表,組成制憲議會,制定一部新的、民主、共和的憲法乃為共和國的首要任務。在制憲議會組成之前,則由「國民代表參議會」執行臨時政府事務。左派的社民黨與極左的獨立社民黨對於共和國的建構模式與精神有著相當大的歧見。社民黨主張按照西方國家模式採行議會民主制,即內閣制。而獨立社民黨則要求按照蘇俄模式,建立一個委員制的共和國(Raterepublik)。

  為了確保帝國時代文官體系以及軍方對共和國的支持,社民黨籍的「國民代表參議會」主席艾柏特接受葛榮勒將軍(General Wilhelm Groener) 與軍方合作的建議。事實上,「國民代表參議會」也需要可靠的軍隊支持,以維持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秩序。此舉引起獨立社民黨以及極左派人士的抗議,他們譴責這是"背叛革命" (Verrat an der Revolution)的作法。另方面也有民眾表示肯定、支持這項行動,認為這是避免臨時政府"布什爾維克化" (Verhinderung einer Bolchewisierung)的正確抉擇。

  稍後在柏林發生極左派組織「斯巴達克聯盟」(Spartakusbund) 所掀起的暴動。「國民代表參議會」決定以軍方武力鎮壓暴動,引起獨立社民黨人士的強烈反彈,該黨乃於12月底決議退出「國民代表參議會」。

  在此動盪、混亂的社會局勢下,仍然在1919年1月19日舉行了制憲議會代表選舉。德國婦女首度被賦予投票權,選舉權的年齡亦降低至二十歲,投票率高達83%。選舉結果社民黨得票最高,獲得37,9%的選票,此項得票記錄亦為威瑪共和時期政黨得票最高者。
2月6日制憲議會代表於威瑪 (Weimar)集會。2月11日制憲議會選舉社民黨籍的艾伯特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當天,艾伯特即授權社民黨籍的賽德曼組織內閣。2月13日由制憲議會中議席最多的三黨:社民黨、中央黨(Zentrum) 以及DDP(德意志民主政黨)組成聯合政府,是為「威瑪聯合」 (Weimarer Koalition)。

  選擇威瑪作為制憲議會的所在地是有其象徵性意義的:希望藉由威瑪市的兩位歷史上文學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所代表的人文以及德國古典主義傳統遮蓋軍國主意意識較重的波次坦。制憲議會歷經半年的時間完成德意志民族第一個共和國的憲法草擬工作,8月11日由帝國總統簽署、公佈。由於該部憲法在威瑪進行草擬、完成制定,因此世人稱此部憲法為"威瑪憲法",依據此部憲法規劃、建構的共和體制世人稱為"威瑪共和"。威瑪共和為德國的第一個共和政體,有趣的是,憲政機構的名稱仍多冠以帝國稱呼,如:帝國總統(Reichsprasident)、帝國議會(Reichstag)、帝國總理(Reichskanzler)等。

  按照威瑪憲法所規劃的政治體制是總統制與內閣制的混合型政體。由於威瑪共和制憲者中的自由主義人士對於內閣制的不信任,因此賦予威瑪共和總統相當大的權力。威瑪共和的總統經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七年,無連任限制。總統不僅享有任命總理權、有權將進入立法程序中的立法草案交由公民複決、解散國會,此外,威瑪共和憲法第四十八條更賦予總統緊急命令權。

  帝國議會議員經由純粹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即依據政黨得票比例分配議席。帝國議會為唯一的立法機構,帝國總統提名的總理人選需獲帝國議會的同意,帝國議會並得對總理及任何一位部長行使不信任投票。因此威瑪共和時期的帝國議會在政治運作過程中的影響力相較帝國時期提升了許多。


威瑪共和帝國議會選舉結果1919-1933

1919

1920

1924

5

1924

12

1928

1930

1932

7

1932

11

1933

投票率

83,0

79,2

77,4

78,8

75,6

82,0

84,1

80,6

88,8

KPD

 2,10

12,6

9,0

10,6

13,1

14,3

16,9

12,3

USPD

7,6

17,9 

0,8

0,3

0,1

SPD

37,9

21,7

20,5

26,0

29,8

24,5

21,6

20,4

18,3

DDP

18,5

 8,3

 5,7

6,3

4,9

3,8

1,0

1,0

0,9

Zentrum

19,7

13,6

13,4

13,6

12,1

11,8

12,5

11,9

11,2

BVP

 4,4

3,2

3,7

3,1

3,0

3,2

3,1

2,7

DVP

4,4

13,9

9,2

10,1

8,7

4,5

1,2

1,9

1,1

DNVP

10,3

15,1

19,5

20,5

14,2

7,0

5,9

8,3

8,0

NSDAP

-

-

6,5

3,0

2,6

18,3

37,3

33,1

43,9

其他政黨

0,5

1,1

3,1

2,0

5,5

2,3

0,7

0,8

-

 

威瑪共和之社會發展
1. 多黨林立與混亂的政局
  由於各政黨在威瑪共和之前並無執政經驗,缺乏承擔政治責任的準備與能力。再加上各政黨在政治意識觀上缺乏彈性,與他黨妥協、合作意願不高。這些不利的前提使得純粹比例代表制所產生的帝國議會在運作上更加困難。多黨林立的帝國議會不僅在政治決策上爭執不休,導致國會功能癱瘓,更使得組織政府的工作困難重重。 在無政黨獲得絕對多數選票的情況下,聯合政府乃必然之勢。然而,勉強組成的聯合內閣常因政策上的歧見而導致內閣解體、重組,乃至解散國會重選。存續十三年餘的威瑪共和總共進行了八次國會大選,經歷了二十任內閣,每任內閣平均壽命為287天,政局動盪由此可見一斑。

2. 民主政治文化缺乏、政變、暴動頻傳
  政黨對於威瑪共和的政治體制、政治決策方向缺乏共識,導致政局的混亂、政治體制功能癱瘓。本就缺乏民主文化傳統的德國民眾,對於如此的民主政治體制也就更加缺乏信心。因此,威瑪共和成立的最初幾年政治謀殺事件、政變、暴動頻傳,政治、社會可謂處處佈滿危機。

  威瑪共和時期總共發生376起政治謀殺事件,其中由左派人士策動的有22件,由右派人士策動的有354件。被謀殺的政治人物包括:兩位極左派的知識份子:Karl Liebknecht以及具社會聲望的Rosa Luxemburg女士(1919年初)、巴伐利亞總理,甚至威瑪共和的外交部長Walther Rathenau也在1922 年被刺殺。



  1920年1月10日當凡爾賽和約正式生效的時刻到來時,對德國民眾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德國不僅從世界強權淪為二流國家,並且必須償付天文數字的賠款。民族意識與帝國意識強烈的軍人,因受「背後一刀傳說」的影響原本就對威瑪共和極度的反感,此外,凡爾賽和約要求:德國僅能擁有十萬人的軍隊,不知裁軍後何去何從的軍人,更面臨生存的危機,乃紛紛組成志願軍團。志願軍團中偏激且反民主的海軍艾爾哈特旅部(Marine-Brigade Ehrhardt) 對威瑪政府尤其抱持特別敵對的心態。艾爾哈特旅部在1920年3月12日午夜攻佔柏林,並推舉卡普將軍(Wolfgang Kapp)為帝國總理。此即所謂"卡普政變"(Kapp-Putsch)。當威瑪共和總統艾伯特要求參謀總長表態時,參謀總長答以:"帝國軍隊不會射殺帝國軍隊"("Reichswehr schiest nicht auf Reichswehr")。威瑪政府在缺乏首都軍隊的防衛支持下,被迫遷往德勒斯登(Dresden),繼而遷往斯圖加特(Stuttgart)。"卡普政變"後因缺乏援助物資而失敗。

  由於首都軍隊拒絕防衛威瑪共和政府,社民黨以及工會乃呼籲全面罷工。"卡普政變"失敗後,罷工仍持續進行著。魯爾地區的罷工更演變成為暴動。德國共產黨組織了一支五萬人的紅軍(Rote Armee),公然與威瑪政府對抗。威瑪政府雖然靠著帝國軍隊的支持終得以鎮壓共產主義份子的暴動,然而,也從此失去工人階層對威瑪共和的支持與認同。

  卡普政變後,在德國境內出現由極右派份子所推動分離主義運動。而其中以巴伐利亞邦的極右派份子最為熱衷且積極。為了避免左派人士當國,建立所謂的"委員制共和",該邦不僅組成國民軍以及自我防衛組織,甚至在1923年9月26日宣佈該邦處於非常狀態(Ausnahmezustand),該邦總理被任命為參謀總長(Generalstabs-kommissar),該邦以專制獨裁的手段整肅左派份子。該邦雖未與威瑪政府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然而對於威瑪政府的政策常採對立的立場。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威瑪共和時期由於德國全國上下對民主政治體制的遊戲規則、對國家的走向缺乏共識,使得威瑪政府必須不時面對來自右派、左派的抗爭、挑戰。威瑪共和乃被稱為"缺乏民主人士的民主政治" (Demokratie ohne Demokraten)。

3. 通貨膨脹與經濟發展問題
  一次大戰以及戰敗後割讓土地導致德國失去十分之一的人口、七分之一的領土、三分之一的煤產區、四分之三的鐵產區以及百分之十四的農田。 而自大戰期間即開始的通貨膨脹、凡爾賽合約要求德國付出的鉅額賠款使得戰後德國經濟的復建更加困難。而其中又以1919-1923年間的通貨膨脹最為嚴重。

  1922 年法、比以德國無法如期繳付賠款為由佔領魯爾區。威瑪政府則呼籲魯爾區的勞工、公務員以罷工、消極抵抗的方式表達抗議。然而,威瑪政府卻必須增加財政支出,以支付魯爾區的勞工以及公務員罷工期間的經濟。原本因經濟蕭條即已導致政府稅收嚴重短缺、政府負債嚴重,經濟援助魯爾區勞工、公務員的罷工行動更使得負債累累的威瑪政府財政雪上加霜。通貨膨脹也從1922年起急遽惡化。雖然印鈔機器日夜不停的趕印鈔票,然而速度依然趕不上通貨膨脹惡化的速度。1923年1月一美金兌換馬克竟已攀升至 17972,0馬克,到了九月更飆升至98 860 000,0馬克,此時威瑪政府的財政能力已跌入谷底,於是決定一方面終止魯爾區的消極抗爭行動,以減輕政府財政的沈痾;令方面則透過發行新貨幣進行貨幣改革以解決通貨膨脹問題。1923年11月15日正式發行新貨幣"Rentenmark"。一兆舊馬克才折抵一塊Rentenmark。經由此新的貨幣,威瑪政府終得以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並得以穩定幣值。1925年威瑪政府改發行"帝國馬克"("Reichsmark")以取代僅具暫時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Rentenmark。1924 年開始至1928年期間,靠著主要來自美國的貸款與投資,德國經濟日漸復甦。威瑪共和方得以在較為穩定的情況下發展。

美金兌換馬克匯率 1914-1923
1923 6 9日柏林市場物價
年代/月份
1914/07
1919/07
1920/07
1921/07
1922/07
1923/01
1923/07
1923/11
馬克
               
 4,2
14,0
39,5
76,7
493,2
17972,0
353412,0
4200000000000,0

一磅牛肉       8 500 -12 000 Mark

一磅豬肉       9 000 -10 500 Mark

一磅奶油      13 000 -15 000 Mark

一磅植物油     7 600 - 9 600 Mark

一磅馬鈴薯      112 - 130  Mark

一磅麵粉        1900 - 2 600 Mark

一磅糖           1400 - 1 550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