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首頁>每週課程內容(第三帝國1933-1945)

德意志歷史之旅 V ─ 第三帝國1933-1945

 


希特勒與第三帝國

1933年奪權
  1929年以來的世界性經濟大恐慌,不僅加速了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威瑪共和國的壽命,更賜予法西斯主義-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的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spartei, 簡稱NSDAP),成長的溫床。1933年希特勒以「合法」的手段,登上德國總理的寶座。
  除了時代的因素,給予希特勒奪權的機會之外,他本人的口才,是其奪權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他不僅使工人、農人成為納粹黨的擁護者,更使資本家、大企業家支持其奪權計畫。
  經濟危機所帶來最大的後果,是失業人口的大量增加,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加上戰後割地賠款的屈辱,使執政的威瑪政府顯得無能軟弱,失去威信。此時,希特勒所精心包裝的宣傳「獨立、工作和麵包」打動了不少在絕望中的德國人心。納粹黨在這個前提之下,發展迅速,影響也愈來愈大。1930年時,發展到三十萬人,1931年達到八十萬人,1932年時,則已經超過一百萬人。黨員包括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中下層的民眾所佔的比例較高,如工人、小職員和獨立業主。
  當然,支持納粹黨的人愈多,相對的,納粹黨在國會中所獲得的席次,也就愈多。1932年7月31日的國會大選,納粹黨由第二大黨躍升為第一大黨。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因此而當上總理的職位,因為納粹黨的席次沒有超過百分之五十。幾經合縱聯合之後,當時的帝國總統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 1847-1934)為了顧及政局的穩定,才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事實上,興登堡同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當時壟斷德國經濟的大銀行和大財團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皇太子亦曾致函興登堡,促其授權希特勒組閣。
  在新政府的內閣中,納粹黨的成員,除了希特勒之外,只有兩位黨員入閣,威廉•弗里克(Wilhelm Frick, 1877-1946)擔任內政部長,以及戈林(Hermann Goring, 1893-1946)擔任不管部部長,兼普魯士邦的內政部長。並於1933年4月接掌航空部和普魯士邦總理。其他八部,則由保守派人士擔任部長。
  希特勒的副總理巴本(Franz von Papen),是前任的總理。而希特勒之所以順利當上總理,巴本扮演著非常的角色。他說服一向反對希特勒擔任總理的興登堡總統。他很有自信地告訴興登堡,在保守派獨強的內閣中,希特勒不可能實現他的極端想法。而且,希特勒將會在短時間內,被排擠掉。而國家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的各黨派,則在1933年1月30日的晚上,舉著火把在柏林及其外圍遊行。在納粹黨的宣傳中,亦把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視為「奪取政權」來慶祝。事實上,希特勒的上台,便意謂著威瑪的民主和法治憲政的毀滅。


火燒帝國議會
  希特勒雖然登上總理的職位,但是,仍然,仍遭其他黨派制肘,無法行其獨裁思想。何況,當總理不是他的最終目的,而只是他實行法西斯專制統治的一個過程而已。因此,他被任命為帝國總理的第一要務,就是解散國會。希望能在重選國會時,能得到絕對的多數,使納粹黨獨裁專政「合法化」。接著,便是迫害共產黨,排擠社會民主黨。
  希特勒上台後的第二天,便宣佈解散國會,並訂於3月5日重選國會。因為,希特勒認為,納粹黨一直未能在國會中取得絕對多數的主因是共產黨,其次是社會民主黨。因此,希特勒政府的內閣會議,制定了反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的措施。他並於1933年2月4日簽署了一項『保護德意志人民的法令』(Verordnung zum Schutz des deutschen Volkes),禁止各政黨露天集會。這項法令,其實主要是針對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而來。接著,戈林還下令禁止共產黨集會和示威遊行。搜查其在柏林的辦事處以及查封其報刊。而社會民主黨的集會不是被禁止就是被破壞。
  以上這些措施對共產黨的壓抑,事實上很有限。直到發生「帝國議會縱火案」,才讓納粹黨真正逮著機會剷除共產黨及其他民主政黨。1933年2月27日晚上,在柏林的帝國議會遭人縱火。一個名叫盧貝(Marinus van der Lubbe)的荷蘭人在現場逮捕,但他否認與縱火有關。納粹黨則馬上把縱火事件歸罪於共產黨。甚且把它視為反對當權者的訊號。希特勒趁機促使帝國總統興登堡,於2月28日簽署一項「保護國家和人民的法令」(Verordnung zum Schutz von Volk und Staat)。透過這項法令,等於把威瑪憲法中的所有政治基本法完全廢除。因此,接著便是一波逮捕行動,尤其,是針對共產黨的幹部和國會議員。共產黨的報紙也同時遭到禁止,甚至,社會民主黨的報紙也遭到一段時間的禁止。
  納粹黨將國會縱火案歸罪於共產黨和迫害共產黨的舉動,世界輿論並不以為然。國內外輿論一波波攻擊希特勒政府,未了避免暴露事件的真相,納粹黨對知情人士千方百計加以迫害。
在後來的調查過程中,並不能證實共產黨的間諜與此案有關。因此,共產黨的領導人不久便被釋放。而是不是被叛死刑的荷蘭人盧貝一人所為,也一直令人懷疑。根據最近的研究,國會縱火案並非納粹黨人所為,只是,納粹黨人利用此事件來污蔑共產黨而已。目的在於國會大選中打擊共產黨,以達到國會中絕對的多數。但是,3月5日的大選,納粹黨只得到44﹪的選票,並沒有得到絕對的多數。而距離操縱國會的三分之二席次,更是遙遠。

授權法(Ermachtigungsgesetz)
  納粹黨在未獲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的情況下,便和德意志民族人民黨提出一項「授權法案」,且於3月23日通過這項法案,此法案有效期限為四年,要求將國會的立法權、修憲權完全交予內閣,不須帝國參議院和議會的參與。而且,警察不須經過法院的同意,即可以拘禁人民。由於幾個小黨的支持,尤其是天主教中央黨,希特勒獲得必要的總票數的三分之二。與會議員538人,贊成票有444張,出席的94名社會民主黨議員全投反對票。而81名共產黨議員全部缺席,因為,在國會縱火案之後,他們不是被逮捕,就是躲起來。社會民主黨議員,同樣也有26名缺席。
  在國會上希特勒一再的保證,授權法通過後,會謹守分寸,絕對不會將國會所賦予的權力,使用在超過許可的範圍之外。而且,更不會侵犯總統的權力和各邦的獨立。教會和國家的關係也不會受到影響。
  其他的小黨均在納粹黨的威脅利誘下,投了贊成票,只有社會民主黨的黨團主席奧圖•威爾斯(Otto Wels)挺身而出,在一個勇敢的演說中,表示要維護真民主、人道和正義。而且,自納粹黨執政以來,他不斷地與執政黨產生正面衝突。
  希特勒依靠「授權法」的掩護,逐漸地實行其獨裁統治。於1933年3月31日,希特勒內閣援用授權法頒佈第一號「各邦與帝國一體化法令」(Gesetz zur Gleichschaltung der Lander mit dem Reich),此法令明定各級議會改組,完全按照國會議員的比率分配,無須重新選舉。據此法令,除了戈林所控制的普魯士邦外,其餘各邦議會均進行改組,共產黨的席位以因此被取消。納粹黨實質上完成了議會一體化。同年,4月7日又頒佈了第二號「各邦與帝國一體化法令」,希特勒根據此意法令,重新任命各邦總理,普魯士邦總理直接由中央總理兼任,巴本因此失去普魯士邦總理的職位。這項法令取消了各邦政府的獨立,各邦政府從而受中央政府控制。到了1934年1月30 日在希特勒就職一週年時,他乾脆以「帝國重建法」(Gesetz uber den Neuaufbau des Reiches),解散所有邦議會,取消聯邦制,邦政府隸屬於中央政府。希特勒完成中央集權之後,便取消全國所有的組織和政黨。
  授權法以及與其密不可分的戒嚴令,被延長多次,一直持續到1945年5月,德國垮掉為止。


國防軍
  在納粹黨接收政權的時候,保守派份子還相信,在帝國之中除了帝國總統之外,只有帝國國防軍,是惟一能夠制衡希特勒的一股力量。但是,就在1933年2月3日,國防軍的將軍們竟然完全地接受,希特勒所提消滅共產黨、建軍和擴充軍備的政策,在這次的政策宣示當中,希特勒甚至強調不排除發動戰爭,在東歐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在這次會議裡,希特勒給將軍們保證,帝國國防軍才是國家唯一的武裝部隊。而衝鋒隊(SA=Sturmabteilung)只負責國內的治安任務。而當時,氣燄極盛的衝鋒隊領袖雷牡(Ernst Rohm),表示帝國國防軍應該編入衝鋒隊,成為民兵。這個消息令帝國國防軍非常不安,一些保守將領尋求希特勒的幫助。而希特勒當時急需這些將領協助其建軍和擴充軍事力量,因此,選擇支持帝國國防軍,反對衝鋒隊的意見。希特勒為了達到其目的,便利用黨自衛隊(SS=Schutzstaffel)散發所謂「雷牡政變」(Rohm-Putsch)的消息,來剷除他的後患。就在1934年6月30日,趁著衝鋒隊幹部集會的時候,將包括衝鋒隊隊長雷牡在內的所有高級幹部一網打盡,且未經法院審判即將其處死。
  希特勒枉顧凡爾賽合約(Versailler Vertrag),於1935年3月16日實施徵兵制度。並大力擴充軍備,且把帝國國防軍改名為「國防軍」,其下分為陸、海、空三軍。國防軍的最高統帥為戰爭部部長佈倫貝格(Blomberg),新建立的空軍總司令則為帝國航空部部長戈林(Hermann Goring)。1936年8月24日,在義務役的範疇之中,實施兩年的兵役期。
  帝國國防軍的陣容逐漸壯盛,在帝國黨代表大會時,他們趁機向外國使節展示最新的武器和配備。從1936至1939年期間,國防軍甚至還在西班牙幫助佛朗戈(Francos)打內戰。到了1939年時,國防軍擁有步兵兩百六十萬人,空軍四十萬人和海軍五萬人。
  但是,希特勒的侵略性的軍事政策,並沒有得到所有軍事將領的認同。國防軍的最高統帥佈倫貝格(Blomberg)和陸軍總司令福瑞徹(von Fritsch)連同帝國外交部長諾伊拉特(von Neurath),於1937年11月初,對希特勒的危險政策提出他們的疑慮。他們的建言不但不為希特勒所接受,反而,被他以骯髒的手段逼下台。例如:警察調查佈倫貝格的妻子的過去。或者利用同名同姓的關係,製造所謂的「佈倫貝格-福瑞徹-事件」,影射他們之間的同性戀關係。最後,儘管榮譽法庭還給福瑞徹清白,可是,他並沒有被復職。
  希特勒達到他的目的之後,便集大權於一身。設立一個國防軍最高指揮部,裡面的成員都是他的親信,而且,這個單位直接由他控制。


慕尼黑協定
  希特勒於1938年3月12日,以奧地利納粹黨主席賽斯.因垮特(Arthur Seys-Inquart)的請求為名義,以及英國的容忍之下,派軍進入奧地利。並且,德奧統一於1938年3月14日正式生效。由於德奧統一進行得天衣無縫,使希特勒的聲望如日中天。當時在一般民眾中散佈著一種看法,只要希特勒想做的事,他一定都可以達到。此時的希特勒想乘勝追擊,因此,在同年的三月發起另一項瓜分捷克斯洛瓦凱(Tschechoslowakei)的行動。他利用一次大戰後,此地區以多種族間的衝突。他便鼓動住在捷克斯洛瓦凱裡的德國人,提出自治的要求。當三百五十萬的蘇德騰-德國人(Sudetenland)與捷克斯洛瓦凱的衝突逐漸升高時,希特勒便要求蘇德騰地區加入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公開向國防軍領導階層宣稱要在可以遇見的未來,以武力來瓜分捷克斯洛瓦凱。這項說詞,致使陸軍總司令貝克(Ludwig Beck)反對希特勒的戰爭計畫,卸下他的職位。同時,和他的繼承人哈德(Franz Halder)組成一個反抗組織,其目的:一則以避免戰爭,二則決定發動政變。並且,暗示英國干涉希特勒的侵略性的行動。
  英國首相彰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相信,以妥協的方式,可以防止希特勒對捷克斯洛瓦凱動武。這就是所謂的「姑息政策」。他便於1938年9月15日和22日飛往德國與希特勒會談。但是,希特勒依然堅持進軍捷克和割據蘇德騰地區。此時,彰伯倫便尋求莫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協助,來達成一項和平協議。這項由彰伯倫、莫索里尼、希特勒和法國總理達拉諜(Edouard Daladier)於1938年9月30日,所簽署的慕尼黑協定(Munchener Abkommen),要求捷克斯洛瓦凱自10月1日起撤離蘇德騰地區,同時由德軍佔領。英國和法國向捷克斯洛瓦凱保證其餘領土的存在。希特勒和彰伯倫並於1938年9月30日簽署互不侵犯和協商條約。
  慕尼黑協定對彰伯倫來說,是一種外交談判上的勝利,而且相信保住了當時的和平。可是對希特勒而言卻是拖延了他的「生存空間」計畫。瓜分剩餘的捷克是他攻打波蘭,為德意志民族奪取生存空間的先決條件。1939年3月14日,當斯洛瓦凱宣佈脫離捷克斯洛瓦凱獨立,同時成為希特勒德國的附庸國時,希特勒即強迫捷克斯洛瓦凱的元首哈查(Emil Hacha)簽訂把捷克交予希特勒德國的協定。希特勒於3月15日即派兵佔領波門(Bohmen)和美仁(Mahren),同時成立波門和美仁兩保護國(Protektorat Bohmen-Mahren)。
  這項對捷克斯洛瓦凱人是奇恥大辱的慕尼黑協定,一直到1973年聯邦德國與捷克斯洛瓦凱人民共和國所簽訂的布拉格和約(Prager Vertrag)中,才正式宣佈無效。


「生存空間」-政策
  希特勒於1925年,在他的日記「我的奮鬥」中,就已經明顯的表示,為德意志民族拓展「生存空間」,是其外交上重要的目標。他的目標不只是奪回凡爾賽和約中被割讓的德國領土(德國當時被迫割讓將近七萬平方里的領土),而是還要在東方佔領一塊封閉的空間。在此他數度提到烏克蘭(Ukraine)。他的理由是,德國的人口和疆域不成比例,不算是一個強國。若要成為強國,一定要向外擴張,從斯拉夫人的國家中奪取土地,才能保障德意志人民的生存空間。
  希特勒奪權之後的一切措施,很明顯地都是用來達成這項目標,例如:武裝國防軍、四年計畫和重建「大德意志帝國」。上台後,他一再地向軍方將領宣示其在東方擴充生存空間的意圖。當希特勒於1939年8月23日和史達林簽署一項所謂互不侵犯條約,即希特勒-史達林條約,舉世都感到驚訝。原因是,他一向反共,而且將斯拉夫民族視為低等種族,德蘇突如其來的合作,令世人百思不解。但是,對他而言,這項互不侵犯條約,並非意謂放棄其從東方為德意志民族奪取生存空間的政策,而只是策略上的需要,也就是在進攻波蘭時,避免背腹受敵。
  其實,在一年之後,也就是1940年9月時,攻打蘇聯的計畫及已經列入希特勒的總體計畫當中。對蘇聯的戰爭行動,稱為紅鬍子行動 (Unternehmen Barbarosa)。紅鬍子行動的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戰士的心理建設。軍方對東線的軍人,灌輸納粹的侵略和種族政策。亦即他們所面對的蘇聯人,是低等的種族,而且,遭受猶太-布爾什維克意識形態所影響。德軍的任務,就是要去統治他們。帶著優越感的德軍,其非人性的佔領政策,使德軍在東歐遭遇非常劇烈反抗。例如:德軍進入烏克蘭時,曾經受到當地人的夾道歡呼,可是,當他們見識到德軍不人道的行為之後,便紛紛轉入游擊隊,攻擊德軍。希特勒不人道的種族政策,以及軍人在佔領區的行止,讓史達林成功的整合蘇聯人民,反抗所謂大日耳曼的侵略者。而且,紅軍改變了整個戰局,最後佔領柏林(Berlin)。
  希特勒的「生存空間」政策,最晚到1943年1月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時,已經徹底失敗。其結果是,戰後數百萬的德國人,被趕離自己在東歐的家園。德國戰後必須放棄東普魯士以及奧得河以東的領土。

 

納粹政權的第三帝國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德國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龐大的失業人口、社會不安、政局不穩,使得威瑪共和的政府必須藉助緊急命令條款來維持政府運作。1933年1月辛登堡總統任命當時帝國議會中最大黨NSDAP的主席希特勒,擔任帝國首相。


「國家授權法」- 威瑪民主政治的廢除與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希特勒上台後,假藉國會縱火案訂定「國家授權法」,允許政府在與外國訂定涉及國家立法事務之條約時,毋須獲得國會同意。此外,取消國會審議國家預算和監督政府信貸與公債政策的權力。「國家授權法」實際上將行政權與立法權結合,為希特勒的獨裁統治作了合法化的工作。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憑藉「國家授權法」頒布"禁止組織新政黨法",規定納粹黨為唯一的政黨,確定納粹黨一黨獨裁的政治運作方式。同時,希特勒亦以反對共產主義為名,頒布「保護人民和國家」緊急法令,廢除威瑪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


納粹政權的經濟政策與法西斯經濟體制的成形
  納粹政權的經濟政策目標在:1.實踐納粹主義的經濟原則;2. 為計畫的戰爭提供經濟保證-戰爭經濟體制。
  為了解決失業問題,穩定社會秩序,希特勒政府採取一系列強制手段,減少失業人數,如:限制已婚婦女就業,以人力代替機械生產,興辦公共工程與軍事工程,刺激需求,增加就業機會。此外,為建構法西斯經濟控制體系,希特勒政府成立「德國經濟總會」,並規定德國原有的企業聯合會或地方商會為國家機構,所有企業必須加入。納粹政府並強制執行企業卡特爾化來加強對企業的控制。透過原料分配、訂貨、勞動力分配干預企業的生產,並對企業進行控制。
納粹政權的文化專制政策
  在文化教育方面,為了控制思想與文化,納粹政府成立德國文化總會,下轄文學、音樂、電影、戲劇、廣播、美術、新聞七個協會,只有具雅利安血統並在政治上與國家持一致的人才能參加這些協會,只有此協會會員才能從事文化工作。納粹政權並將文化分為「德意志文化」和「非德意志文化」,「非德意志文化」的書籍不是被焚毀就是被禁,納粹分子所反感的學者,如:Einstein、Thomas Mann、B. Brecht 均被迫流亡國外。強調德意志精神,或可以倡導納粹主義的學科,均得到納粹政府的支持與贊助,如「德意志物理學」、「德意志化學」、「德意志數學」得到納粹當局的大力推崇。納粹風格的雕塑作品多高大雄偉,象徵國家的不可抗拒。納粹政權的文化宣傳重點為: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攻擊"凡爾賽和約"限制了德國人的生存空間,號召民眾"把思想轉向遼闊寬廣的空間、轉向各大洲和海洋,跟著領袖向這條大道邁進!"
毀約擴軍與對外侵略
  1935年3月德國對外宣稱解除"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德國成立空軍的規定,各國並未強烈反應,納粹政權乃正式頒布「普遍義務兵役制」,擴充德國陸軍編制至五十萬人,積極擴充軍備,軍費支出從1933年的七億馬克上升至1938年的三百一十五億馬克。1936年德軍武裝部隊開進萊茵非軍事區,英、法同樣採取姑息態度。德國並加強拉攏日、義法西斯國家以牽制英、法。同年並強迫奧地利簽署「德奧協定」,迫使奧地利承認是一個德意志國家。1938年1月德國出兵奧地利,英美法均未表不滿或干涉之意。3月德國宣佈將奧地利併入德國版圖。
  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義大利莫索里尼就德國佔領捷克問題,簽署「慕尼黑協定」。10月德軍進入捷克蘇台德區。
  1939年3月德軍佔領捷克。
  1939年5月 德國與義大利締結軍事同盟(Stahlpakt)。
  1939年8月 德蘇訂訂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 德國攻陷波蘭。英、法宣布對德作戰。
  1940年4月 德軍佔領丹麥、挪威。
  1940年6月 德、法簽訂停戰協議。
  1940年8月 德軍開始轟炸英國。
  1941年3月 德軍在隆梅爾將軍(Rommel)統帥下開始展開非洲戰場。
  1941年4月 德軍開始攻擊南斯拉夫與希臘。
  1941年6月 德軍開始進兵蘇聯。
  1941年12月希特勒宣布對美作戰。
  1942年5月 協約國聯軍展開大規模轟炸科隆。
  1942年11月 協約國聯軍登陸北非。蘇聯軍隊於Stalingrad 展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