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的崛起與普、奧爭霸
霍亨索倫家族Hohenzollern
「萊茵聯盟」(Rheinbund)
「德意志領邦同盟」(Deutscher Bund)
學生聯合會 (Burschenschaft)
三月前期 Vormarz
歷史發展說明
普魯士邦國的發展
從邊疆弱小諸侯發展成為歐洲列強
布蘭登堡與普魯士 Brandenburg und Preusen
布蘭登堡邊疆侯爵(Markgraf) 乃十二世紀德意志民族向東遷徙過程中所建立(Albrecht der Bar)。
1356年黃金詔書被列舉為選王侯。
1411 布蘭登堡宗室斷嗣,常受盜賊侵擾,德意志皇帝乃派霍亨索
倫(Hohenzollern)家族之紐倫堡伯爵Friedrich VI.。
1417 布蘭登堡成為霍亨索倫家族所擁有。
1466 根據第二次杜恩和約 (Friede von Thorn) 波蘭王國將東普魯士封給德意志騎士團作為采邑。
1539 布蘭登堡接受路德新教(1613)
十七世紀初 布蘭登堡選王侯利用通婚方式取得波蘭屬地普魯士的
繼承權,並於1618年將東普魯士併入布蘭登堡領土而形成
Brandenburg-Preusen公國。
三十年戰爭後布蘭登堡-普魯士已是北德最大諸侯國,然而國土分散在三個區域:Ostpeusen, Brandenburg und Pommern
以及分散在德西地區的一些地帶。
普魯士從邊疆弱小諸侯發展成為歐洲列強,與三十年戰爭後的幾位統治者有著密切關係:
大選王侯腓特烈.威廉 (Friedrich Wilhelm) 1640-1688
腓特烈.威廉在三十年戰爭中體認到常備軍隊的重要性,乃以瑞典軍隊為榜樣,著手建立一支常備軍。並仿效法王路易十四專制君主原則建立統一的國家制度。
腓特烈.威廉並接納被迫離開法國的二萬名胡根諾頓派信徒(Hugennotten),以優惠資源協助他們在柏林及布蘭登堡定居。富有且具技術之胡根諾頓人也因此推動當地的繁榮。
腓特烈.威廉亦採重商主義促進工、商業發展,修建街道與挖築運河。
在三十年戰爭後的威斯伐利亞和約中,大選王侯獲得Hinterpommern, 以及世俗化的宗教貴族領地:Camin, Minden Halberstadt,並且亦獲得Magdeburg候補資格。在第一次北方戰爭中(1655-60),大選王侯利用外交結盟關係的轉變,從波蘭手中取得對東普魯士的宗主權。1675在與法國、瑞典同盟交戰時,大敗常勝軍-瑞典,因而贏得大選王侯的稱號。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 1688-1713
在西班牙繼位戰爭中,Friedrich III. 支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反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則同意其在普魯士稱王 - Konig in
Preusen。 1701年Friedrich III. 登基為國王,更名為Friedrich I.。此後人們稱Fridrich I.
所統轄領地為普魯士。
Friedrich I. 在其任內促進普魯士文化的現代化:成立德意志啟蒙主義先驅的Halle大學、柏林科學院(第一任院長為Leibnitz)。王妃Sophie
Charlotte 則是推動柏林文化、精神生活的功臣。
盛行於北德中德的虔敬教派 (Pietismus)以及教育學家August H. Franke 對普魯士的文明則產生重大影響:
虔敬教派:在追求個體靈魂"再生"時,應將國家利益置於中心地位,
信奉社會效益。=>對國家的效忠與義務感。
Franke:主張通過嚴格的管理使學生抑制慾望,以忍耐和勤勉的精
神從事實用學科的學習,此即今日德國Realschule的緣起。
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 I) 1713-1740
-- 軍人國王("Soldatenkonig")
為一冷靜、沈穩、木訥、樸實、節儉、勤奮的國王。整頓國家財政與樽節開支,用以投入軍隊的建設。歐洲歷史上第一個穿軍服的國王,親自訓練士兵,並將全國平民生活軍事化,乃被封為軍人國王。
Friedrich Wilhelm I 創立普通義務役的模範。
留予其子:千萬財富、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為歐洲之冠的軍隊。
腓特烈大王 (Friedrich der Grose) 1740-1786
繼位未久,哈布斯堡王室德皇Karl VI. 過世,為擴充普魯士勢力提一個大好時機。腓特烈大王利用哈布斯堡王室虛弱之處境,於1742揮軍入侵石雷吉恩(Schlesien),迫使哈布斯堡王室割讓石雷吉恩。
1763在Hubertusburg和約中Schlesien 確定歸屬普魯士。普魯士並獲得波蘭部份領土,使得普魯是在東邊的國土成為一完整的疆域。
自Hubertusburg和約以來,普魯士已與英國、法國、奧地利、俄國並列為歐洲列強。
布蘭登堡-普魯士之發展
|
面積(平方英里) |
居民(百萬) |
軍隊(人數) |
1640 |
1452 |
0,7 |
4,600 |
1688 |
2034 |
1,3 |
38,000 |
1713 |
2090 |
1,7 |
40,000 |
1740 |
2201 |
2,2 |
84,000 |
1786 |
3490 |
6,0 |
200,000 |
1805 |
5463 |
9,8 |
|
1817 |
5015 |
10,6 |
|
1865 |
5046 |
19,0 |
|
普魯士與奧地利哈布斯堡霸權爭霸
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普、奧在德意志境內霸權爭奪的歷史事件,不僅使普魯士擠身歐洲列強之林,更決定普、奧在德意志境內發展的主導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問題與石雷吉恩戰爭
第一次石雷吉恩戰爭(1740-1742)
奧地利戰敗,割讓石雷吉恩予普魯士
巴伐利亞、西、法、普 與 奧、荷、英 兩大陣營對抗
第二次石雷吉恩戰爭(1744-1745)
1743年奧軍於Dettingen戰勝法國以及巴伐利亞,普恐
戰果不保,乃與法、巴伐利亞二度結盟。
1745年普魯是再度擊敗奧地利,於Dresden與奧簽訂和約,
奧確認石雷吉恩割予普,普則承認Franz I. 為神聖羅馬帝國
新任繼承者。
七年戰爭(1756/1763)
奧亟思打擊普魯士收復西里西亞。在外長Kaunitz主導外交政策下,與法修好,並爭取俄國友誼,史稱「外交革命」。
1756腓特烈大王與奧展開戰爭,戰至1759普軍不敵奧俄聯軍。1762俄國局轉變,彼得三世與普魯士結盟約,稍後繼位的 Katharina普裔女皇宣佈俄奧結盟無效。
1763普奧於Hubertusburg簽訂條約,結束七年戰爭。
1792 普奧結盟(第一次反法同盟),對抗法國革命
1793 普俄攜手瓜分波蘭
1795 普法締結合約,從北德至萊茵區為普魯士勢力範圍
1797 普魯士退出反法同盟,法奧簽署和約,奧國祕密承認法佔領
萊茵河左岸。
1797年底 俄、英、普、奧二次反法聯盟。
1800 法奧簽署和約,奧國正式承認法佔領萊茵河左岸。德意志帝國失去120各大小領邦,以及約三百萬人口。
1803 法軍與奧俄聯軍交戰。普魯士與法簽訂攻守同盟。普魯士放棄西北方部份領土,但取得英國宗主權所屬之漢(Hannover)。
普魯士領土得以因此連成一體。
1806 拿破崙主導與南德十六邦合組成立「萊茵聯盟」(Rheinbund)。1808 年共計三十九領邦加入。拿破崙並拒絕承認神聖羅馬帝國,要求奧皇Franz
II. 摘下帝國皇冠。神聖羅馬帝國乃就此正式解體。
1806 十月普法交戰,普軍戰敗,拿破崙進駐柏林。普魯世喪失瓜分波蘭所得領土。法國勢力向外推展,刺激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以及普魯士進行進一步改革-->
德意志的浪漫主義
1813 奧國家入俄、英、普反法聯盟,與法展開大戰。
Mai 1814 法國戰敗投降,九月召開維也納和會。和會主導者為奧國首相梅特涅(Metternich),普魯士仍無法與奧俄英法分庭抗禮。
梅特涅力阻普魯士帶頭統一德國,亦堅拒普魯士在領土上要 求。(Hannover 仍歸屬英國,普魯士僅獲得五分之二薩克森領土,以及 德國西北部的Westfalen)。
1815 梅特涅並不主張統一德國,他認為自由民族的思想必然動搖奧匈帝國的根本;因應日益高漲的德意志民族意識,梅特涅乃主導成立「德意志領邦同盟」(Deutscher
Bund) 。共有三十五個諸侯及四個自由城市加入。 每個成員擁有自己的政府、關稅邊境、警察與軍隊。但是只有普魯士與奧地利得以與外國訂結聯盟,以及獨立進行戰爭。
「德意志領邦同盟」共同的組織為設於Frankfurt的議會(Bundestag)。 其主要功能為奧地利抵禦來自西邊與東方威脅的最大支柱。
學生聯合會 (Burschenschaft)
維也納和會後普、奧攜手鎮壓革命。1815耶拿(Jena)大學學生號召組成。口號:「榮譽、自由、祖國」(Ehre, Freiheit,
Vaterland)。
標誌:黑、紅、黃 (Lutzowsches Freikorps)。
1817 Warteburgfest - 以紀念馬丁路德為名,最大一次教授、學生串連集會。要求德意志統一、領邦立憲、新聞自由。普、奧協議鎮壓學運、監管大學學術活動,嚴格執行新聞檢查。->Biedermeier
三月前期(Vormarz) 指1815 至1848 期間德國境內的歷史發展。此一時期特色為:以復辟精神為基礎的「德意志領邦同盟」面對主張經濟、社會、政治改革運動的挑戰。
「德意志關稅同盟」(Deutscher Zollverein)
「北德聯邦」(Norddeutscher Bund)
Bismarck
1834 「德意志關稅同盟」(Deutscher Zollverein) 普魯士主動倡導下,與十八個邦合組成立,183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德意志關稅同盟」涵蓋面積計達42萬平方公里,2300萬人口,為德意志民族有史以來最大的整合性經濟區,同時也是第一個境內經濟區。對許多追求、嚮往統一的德意志民眾來說,隨著「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統一的夢想亦越來越真實的浮現出來。奧國雖全力阻止,仍無法阻止大小邦陸續加入。
1848 法蘭克福集會(Nationalversammlung
in der Frankfurter Paulskirche)
1848二月法國發生革命,三月陸續蔓延至南德與德國中部地區。群眾要求君主立憲、新聞、結社自由。
革命活動主要地點:柏林、維也納
三月五日 51位南德西德地區自由人士籌組「預備國民議會」 。
三月底 五百多位各邦指派代表齊聚Frankfurter Paulskirche參加「預備國民議會」(Vorparlament)。
五月十八 585位第一次經由直接普選產生的代表參加德意志有史以來第一次國民議會。其中中間偏右人士居多數。
議會主題:
(1) 統一德國:大德意志或小德意志? 丹麥問題促使採取小德意志的選擇。
(2) 制定憲法 - 以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為藍本首度制訂德意志人民的基本權利。
1849 國民議會通過帝國憲法,並選舉普王為德意志皇帝。然而普王拒絕接受「革命的」皇冠。三月革命雖然失敗,法蘭克福集會為德國政黨形成做了鋪路工作,自此工人運動亦風起雲湧。
「德意志聯盟」(Deutsche
Union)
1850 普王欲成立「德意志聯盟」(Deutsche Union),雖有二十四領邦同意,然而奧國與大諸侯領邦(Bayern,
Wuerttemberg, Sachs- sen, Hannover)均拒絕參與討論。奧國甚且偕同俄國以戰爭相威脅,迫使普王放棄成立德意志聯盟的想法。普王並被迫同意與奧國協力處理Schleswig-Holstein
的治理問題。
Bismarck - 普魯士領導德意志統一的舵手
1851 「德意志領邦同盟議會」在Frankfurt 恢復活動,普王指派畢斯麥
(Bismarck) 被任命為常駐代表。
1854-56 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的Krimkrieg, 畢斯麥力主中立,為普 俄友誼鋪路。
1859 畢斯麥被調往俄國聖彼得堡,Bismarck與沙皇建立友誼。
1861 Wilhelm I繼位,1862年九月為了與議會鬥爭,以實現軍事改革,乃任命Bismarck為總理(Ministerprasident)
兼外交部長。
1862 9/24畢斯麥在有關軍事預算演說中說明其主張實力政策的看法:"Ein ernster Kampf wird
nicht zu vermeiden sein, ein Kampf der nur durch Eisen und Blut
erledigt werden kann". 因此贏得「鐵血首相」的封號。畢斯麥乃不理會議會,採行獨裁手段推動其實力取向的鐵血政策。
1863 波蘭境內俄國管轄區發生反沙皇暴動,Bismarck力排眾議與沙皇簽訂條約協助沙皇平息暴動,自此贏得俄國長久友誼。
1863 奧國擴大「德意志領邦同盟」之議奧國
在1949至1950年倡議建立大德意志貿易關稅同盟(Gros- deutscher Handels- und Zollverband)未能實現後,現乃企圖於Frankfurt召開諸侯會議,欲擴大「德意志領邦同盟」,Bismarck力阻Wilhelm
I與會。在普魯士的缺席下,其他各領邦諸侯也不希望因為一面倒的支持奧地利,奧國因而喪失本身在同盟內的政治談判籌碼,因此,不僅奧地利的如意算盤未能實現,反而更加暴露其於同盟內日益低落的主導、號召力。
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
普丹戰爭
1864因為Holstein的歸屬問題爆發丹麥戰爭,普奧聯手與丹麥軍作戰。丹麥戰敗,與普奧達成「哥斯坦協議」(Gasteiner
Konven- tion):普魯士接管Schleswig, 奧國取得Holstein。
普奧戰爭
1866 六月在奧國的主導下,「德意志領邦同盟」通過制裁普魯士,普魯士宣佈退出「德意志領邦同盟」,普奧戰爭爆發。
普魯士事先取得俄、法中立的承諾,在外交上斷絕奧國的外援。奧國戰敗,與普魯士締結布拉格合約:
1. 解散「德意志領邦同盟」,奧國賠款。
2. 普魯士領導重組德意志領邦(北德) 。排除奧國。普魯士得以併吞Hannover, Schleswig-Holstein,
Hessen-Kassel, Nassau。
3. 南德各邦有自行組織之權利。
*普王與畢斯麥對有關對奧合約的爭議
有關對奧合約內容安排問題,畢斯麥與普王及軍方將領持著相當歧異的看法。普王及軍方將領認為,奧方應負起此次戰爭的所有罪責,應於合約中嚴懲奧方;畢斯麥則認為就長遠的發展而言,普魯士仍舊需要奧方的友誼,不宜過分屈辱、激怒奧方。最後,在王儲的支持下,普王方才採納畢斯麥的看法以和為貴處理普、奧合約。
普、奧簽署「布拉格和約」以後,德意志各領邦特別是中產階級對畢斯麥的評價大幅修正。各方均稱許畢斯麥的氣度、遠見與謀略。大部分的議員也從反對轉而支持畢斯麥的政策,並於議會中通過"追認提案"(Indemnitat),
以追認畢斯麥未經議會同意,逕自執行的一切政治措施。議員對畢斯麥態度的轉變也造成議會中多數黨-「進步黨」的分裂。多數的進步黨議員脫離「進步黨」,另組「民族自由黨」(Nationalliberale)。該黨成員曾是畢氏的政敵,現在則全力支持畢斯麥政府。特別是他們看到德意志統一可能帶來的經濟利益,因此,大都團結起來支持畢斯麥的統一政策,甚至將統一目標的優先性置於原先所追求實踐的自由理念之前。
「北德聯邦」(Norddeutscher
Bund)
普奧戰後,普魯士得以併吞Hannover, Schleswig-Holstein, Hessen-
Kassel, Nassau。
1866 八月北德十七領邦與普魯士簽署協議成立「北德聯邦」(Norddeutscher Bund) - 1870德國統一前過渡性的領邦共同體。其憲法稱為「帝國憲法」(Reichsverfassung),主要機構為
聯邦主席團 (Bundesprasidium) - 掌軍事,外交大權,召集、終止、解散議會權。普王為世襲的總統。
聯邦參議院 (Bundesrat) - 各領邦代表組成,最高權力機構
帝國首相 (Bundeskanzler) - 聯邦主席任命,不須對議會負責
帝國議會 (Reichstag) - 採普通、直接、平等選出,具審核、通過預算權,與聯邦參議院
分享立法權。
重組「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組織
為了加強與南德各領邦的合作關係,進而達成與南德的統一,1867 年6月畢斯麥重組「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組織。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內設立聯邦關稅參議院(Zollbundesrat),以及關稅議會(Zollparlament)。
與南德各領邦有關德意志統一之談判
普法戰爭進行同時,Bismarck 與南德各領邦展開統一談判Hessen, Baden 同意,Wurttemberg 與Bayern
二邦則在威脅利誘下勉強同意。
威脅:逐出關稅聯盟,經濟孤立,南方貨物無法運至北方普魯士領地之海港
利誘:Wurttemberg享有郵政電報以及有限度軍隊特權
Bayern 享有經營鐵路、郵政特權,平時可擁有常備軍,並當任聯邦參議院副院長
普法戰爭
原因 -- 自普、奧戰爭結束以來,普魯士即盛行一項看法:法國反對德意志的統一,因此,德國統一前必須先戰勝法國。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後,法國企圖經由居中斡旋獲取報酬,未獲畢斯麥同意,引起法國強烈不滿。
•在普、奧戰後北德各領邦在普魯士的領導下成為統一的整體,對法國構成相當大的威脅。
•186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上,法國再遭畢斯麥羞辱,引起法國民眾對拿破崙三世政治能力信心的動搖。因此,1870年7月19日法國乃向普魯士宣戰。
9月普軍於色當(Sedan) 包圍法軍,法皇被俘,巴黎爆發革命,群眾要求路易三世退位,建立共和。
1871年1月28日雙方言和
畢斯麥堅持要求法方割讓阿爾薩斯(Elsass) 與洛林(Lothringen)的一部份。法國戰敗,尤其是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對法國民眾來說是奇恥大辱,也因此造成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推動與法國關係上的一大障礙。
「德意志帝國」成立
1871 18. Jan. 普王於凡爾賽宮登基。
當普、法尚未簽署停戰、和平協議時,1871年1月19日德意志各領邦諸侯、王子,德軍代表,部長們齊集凡爾賽宮的鏡廳為普王加冕為德皇。帝國名稱與憲法均為日後訂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