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首頁>參考資料  

日耳曼地區(das Land der Germanen)與羅馬帝國(das Romische Reich)  古 堡 著作 廖玉儀 翻譯

一、凱爾特人(Kelten)與日耳曼人(Germanen)

印度日耳曼人移入歐洲後,就和當地的原始居民融合在一起。隨著他們的遷入,歐洲文化在技術方面也進入一個新的世代-金屬時代。因此,在屬於青銅時期(Bronzezeit西元前一千八百至七百年)之富有的印度日耳曼部族首領的墳墓中,挖掘出青銅製造的首飾和武器。因為製造青銅所需的黃銅產自英國,而鋅來自東南歐,所以隨著這種合金的出現,也發展出新的社會制度及遠距貿易。

約西元前七百年時歐洲歷史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希臘出現高文明的國家形態。這些國家彼此對抗,而且都試著去征服對方。結果雅典(Athen)這個城市國家(Stadtstaat)西元前五至六世紀時取得最後勝利。當時希臘作家黑羅多特(Herodot)在其作品中首次提到歐洲的居民,其中也包括凱爾特族。凱爾特人主要的生活區域介於萊茵及多瑙兩河之間。他們的行蹤也由這個區域擴展至法國的勃艮第(Burgund)以及西班牙的凱特隆尼亞(Katalonien)。

據推測,凱爾特人是一個由歐洲原始居民與印度日耳曼人混血、且擁有共同語言及文化的族群。他們所創造的文化建構了稍後歐洲羅馬文化的基礎。凱爾特人已居住在設有防禦工事的城市之中。城市築於山坡上,四周以城牆圍繞。而後來,這些羅馬人稱oppida(Oppidum:凱爾特堡壘城市)的城堡,被羅馬人所接收。

發明熔鐵技術後,凱爾特人邁入鐵器時代(Eisenzeit)。這個時代一直延續到羅馬人出現為止。鐵比黃銅或鋅還容易獲得。但是,冶煉鐵礦需要較堅固的熔爐,才能以木炭將爐內的溫度加至攝氏一千五百度。 凱爾特人也錘鍊鐵器。運用鐵器,他們較能有效地耕作,也可藉此提高農作物的收成。有了鐵,他們能製造較好的武器,也因此而成為歐洲的新主人。

凱爾特城 阿爾其莫尼斯(Alkimoennis)

阿爾特木爾河(Altmuhl)注入多瑙河的河口有一座以前巴伐利亞公國的老城凱爾海摩(Kelheim)。此城是巴伐利亞十三世紀時的第一個首都。城的山坡上傲然地高聳著一座自由大廳(Befreiungshalle)。這座大廳成於十九世紀,是為紀念德國從拿破崙統治下重獲自由而建。

這裡曾是凱爾特人所建的阿爾其莫尼斯城。後來被羅馬人改建成一座戰略上重要的堡壘。城附近留下許多被稱為凱爾特堡壘(Kelten-Schanze)的城牆、鐵水、古道以及墓園設施。這些古蹟展現出,凱爾特人在南德稠密的聚落及其豐富的文化。

凱爾特人創造了一個廣大的道路網,因而促進了遠距貿易(Fernhandel)的繁榮。他們外銷鐵塊給義大利的艾圖斯克人(Etrusker),以及當時希臘殖民地馬西里亞(Massilia - 現在的馬賽)的希臘人;從奧地利薩爾茲堡附近的哈爾須塔城(Hallstatt)進口食鹽,而此城中發現了最重要的凱爾特文化遺跡。由波羅的海海岸邊的濃密森林地帶進口毛皮和琥珀。葡萄酒以及玻璃則從東南歐而來。從凱爾特部族首領豐厚的陪葬品中,也發現艾圖斯克人所製造的青銅以及源自希臘的黃金(Gold)。在高度組織化的部族中祭司與部族首領是地位最高的人。因此他們所持有的部族聖物(Stammes-Heiligtumer),以及將貴重陪葬品分置於不同小墓室中的墳丘(Hugelgraber),也都表現出凱爾特文化的特色。西元前四世紀時凱爾特人的行蹤已由南德越過波西米亞與義大利一直延伸至希臘。而當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取代他們的位置時,凱爾特人早又在黑海海岸(烏克蘭與土耳其)找到了新的家園。

西元前58年羅馬人對高盧人的大戰役之後,凱爾特這個名稱就此消失不見。凱爾特文化融進羅馬文明之中, 凱爾特人的街道成了羅馬人的軍用道路,凱爾特人所建的城市則成為羅馬人的軍事據點。至於凱爾特人本身,則如日耳曼人以及其他非拉丁民族一樣,都被羅馬人統稱為野蠻人(Babaren 拉丁文Barbari)。僅存的只有現仍存在愛爾蘭、大不列顛與法國方言中的凱爾特語之餘音。

羅馬作家塔齊圖思(Tacitus)在其西元一世紀所寫的書中,將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至今,在英文(Germany)以及義大利文(Germania)中仍保留這個對德國的稱謂。塔齊圖斯稱羅馬帝國邊界之外、多瑙河以北的居民為日耳曼人(Germani)。也就是那些生活在拉丁羅馬文明之外的森林、沼澤、特別是河流沿岸地區的野蠻人。他在書中形容他們為"野蠻、有火一般的藍眼睛與紅頭髮,身材高大、能夠長期忍受饑渴,有非常良好的習俗…僅有在解渴方面他們表現的較不節制,而大量飲用由大麥或小麥釀成的飲料 …"。

日耳曼各部族主要的墾殖地帶,由德國北部經丹麥而延伸至瑞典南部。經濟以商業、放牧與捕魚為主。日耳曼文化是由印度日耳曼之前的巨石文化與印度日耳馴馬-戰斧文化混合而成。馬(Pferd)成為日耳曼人最神聖的象徵。至今仍可在北德屋頂的山牆上,見到這個紀念印度日耳曼祖先的標記。

考古學家在北德的沼澤區,發掘出非常有價值的日耳曼人遺物,如皮革、紡織品、木器。而且還有仍保存完整的動物遺骸,是當時宗教儀式用的犧牲。日耳曼人每年舉辦一次大的宗教慶典。這時,當地所有的部族都會聚集在一起。他們在一個叫做庭(Ting)的地方,依照古日耳曼律法來審理訴訟。也在此討論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問題。 部族首領是貴族成員,同時也是最高的軍事指揮官。他主導部族的政治與宗教,地位相當於日耳曼諸神的統領者、也是地位最高的戰神提悟(Tiu)或沃坦(Wotan)。

日耳曼軍事王侯(Kriegs-Fursten)的陪葬非常豐厚。考古學家在他們的墳墓中發現,如貴重武器、首飾等陪葬品。羅馬人出現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後,也可在日耳曼王侯的墳墓中找到羅馬人所製作的物品,如貨幣、精細的陶器、玻璃與金屬物品。這些東西在野蠻的日耳曼人眼中,都是奢侈品。因此,他們以琥珀、皮革等原料,或利用奴隸,甚或在羅馬軍隊當傭兵來換取這些東西。這顯示日耳曼人與羅馬人之間熱絡的生意往來。直至西元二世紀才出現日耳曼文字。大部分是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所發現之簡單的魯能(Runen)符號。故事及詩歌都藉由口頭流傳下來。現今的日耳曼語系和這些文字與語言非常接近。其中冰島語和這些古語文最相近,接著依次是挪威、瑞典、丹麥、荷蘭與德國的語言。

三、德國境內的羅馬人

奧古斯都最頭痛的是,如何鞏固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羅馬帝國北部邊界。西元前16年他的繼子,也是後來的繼承人,提北里悟斯(Tiberius)與德魯蘇斯(Drusus)越過白雪所覆蓋的阿爾卑斯山,進入寒冷異常的日耳曼地區。軍隊在凱爾特人所鋪設的古商業道路上邁進,沿多瑙河在德國境內最重要的支流雷溪河(Lech)一直往北,而於凱爾特人的聞得里西爾(Vindelicier)地區,成立奧古斯塔聞得里可倫(Augusta Vindelicorum現在的奧古斯堡)軍營。它後來成為羅馬雷提恩省(Provinz Ratien 拉丁文 provincia Raetia)的首府。而此省的範圍,由北方的多瑙河至南方的阿爾卑斯山主脊,西邊從波登湖(Bodensee)到東邊的茵河(Inn)。

奧古斯塔聞德里可倫:羅馬古城-奧古斯都皇帝之城。1985年奧古斯堡(Augsburg)慶祝建城兩千周年。它是一個由位於威塔赫河(Wertach)匯入雷溪河(Lech)口的軍營,發展而成的羅馬商業與行政城市,經由羅馬克勞地亞大道(via Claudia),和在阿爾卑斯山南緣的威隆那城(Verona)相連。這條街道就是現今古城裡那條壯觀的馬克西米里安路(Maximilianstrase)。路的盡頭是市政府,廣場上有一座十六世紀建造的奧古斯都泉,泉中央矗立著一座奧古斯都皇帝雄偉的立像。當時是為紀念,此城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而建。

羅馬帝國在佔領巴伐利亞-施瓦本的阿爾卑斯山前地帶的同時,也繼續加強沿萊茵河邊界的防禦。西元前44年已在萊茵河畔,建立一個名為奧古斯塔勞里可倫(Augusta Rauricorum)的軍營。奧古斯都皇帝命令手下,在萊茵河上游南岸(瑞士的巴賽爾城以東,介於瑞士與德國邊界),也就是勞里克人(Rauriker拉丁文Raurici)所居住的地區,為軍隊進軍日耳曼區而建造這座最重要的補給站。

奧古斯塔勞里可倫:至今仍可清楚地看見羅馬古城牆的基石。此城牆曾圍繞那一座700x400公尺的古城。城中有許多公共建築,如行政機構、公共溫泉浴池、露天劇場、以及富有的商人和有權勢的將軍們所居住的房宅。
接著沿萊茵河往北,美茵河口對岸的萊茵河西側,是羅馬重要的軍營蒙工提雅昆(Mogontiacum現在的美茵茲Mainz)。此軍營後來發展成為羅馬帝國之上日耳曼省(Provinz Ober-Germanien 拉丁文provincia Germania Superior)的首府,以及萊茵河以北的軍事中心。另一個位於萊茵河及摩賽爾河(Mosel)匯流之三角地帶,西元前9年所建立的控福盧恩特斯(Confluentes 拉丁文匯流的意思;現在的科布倫茲Koblenz)也在這個省內。因天候溫和而受人喜愛的摩賽爾河谷高處,奧古斯都皇帝令人,於西元前16年在凱爾特族的特雷維爾人(Treverer)地區建造了奧古斯塔特雷維羅倫(Augusta Treverorum現在的Trier)。它後來成為第一比利時省(Provenz Erstes Belgien 拉丁文provincia Belgica Prima)的首都,而且也是好幾個羅馬皇帝的政府所在地。

奧古斯塔特雷維羅倫:第一座奧古斯都之城。至今,在這座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中,仍矗立著那座宏偉的羅馬古城門-黑門(Porta Nigra)。此門建於西元前兩百年,是當時的北門。它是由巨大的方形砂岩塊建造而成的堡壘,有兩個通道以及兩座半圓形的城樓。西元1040年時這座堡壘城門曾被移為教堂使用。

城的東南方至今仍可看見皇帝溫泉浴池的基石。此浴池建於四世紀,是羅馬帝國最大的浴池設施之一。這兒曾有一條通往跨越摩賽爾河羅馬古橋的道路。

皇帝浴池北邊的基督教堂(Aula Palatina)內曾是康士坦丁大帝從西元306至312年駐蹕之地。這位建立康士坦丁堡(Konstantinopel現在的伊士坦堡Istanbul)的偉大皇帝,曾在此將基督教提升到和其他羅馬宗教相等的地位。
再沿著萊茵河往下走,西元前11年羅馬人在河的西岸,建立了一座名為波那(Bonna現在的波昂Bonn)的軍營。科隆主教自西元十二世紀開始就住在這裡。波昂也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的首都(1945-1999)。

西元前40年左右,羅馬人將日耳曼族的烏比爾人(Ubier)由萊茵河中游遷移到下游,波昂北方約25公里的地區去。烏比爾人也很快地接受了羅馬的文化與文明。提北里梧與德魯蘇因而於西元前9年,在此建立一個內有一座頌揚奧古斯都皇帝廟宇的羅馬軍營。59年後,此軍營發展成一座名為科隆尼亞的大城(Colonia現在的科隆Koln)。它是羅馬帝國的邊界城市,後來升為羅馬下日耳曼省(Provinz Nieder-Germanien 拉丁文provincia Germania Inferior)的首府。

科隆尼雅 克勞第亞 阿拉 阿格里琵內西(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羅馬大殖民地

拉丁文中的Colonia 在德文裡有兩個意思:1. 殖民地 2. 萊茵河邊的科隆城。阿格里琵娜(Agrippina)在此出生,後來嫁給克勞第沃斯(Claudius)皇帝為妻。這個城市為紀念她,而於西元50年改名為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 。羅馬帝國時代,這裡的生活就像在首都羅馬一般,有葡萄酒可供品嚐,特別是有品質良好的飲水。水是經由60公里長的輸水管,從艾菲爾石灰岩山區引過來的。行省首長(praetorium)的宮殿位於老城裡大教堂南邊,現在市政府所在的位置。在日耳曼博物館(Germanisches Museum)裡面,可欣賞到一塊羅馬時期的鑲嵌地板(Mosaik)。由此地板可以看出,羅馬時代科隆上層社會住屋的富麗堂皇。當時科隆人口約有兩萬。城市的地底下,有砌得很講究的排水管道。這項設施是羅馬建築與環境工程的最佳典範。

與奧古斯堡同時,在萊茵河下游、接近荷蘭邊界也建了一個名為維特拉(Castra Vetera)的軍營。此軍營於西元一百年左右發展為屋爾琵亞特拉亞那城(Colonia Ulpia Trajana現在的桑騰Xanten)。

屋爾琵亞 特拉亞那城(Colonia Ulpia Trajana)

在德國最美麗的羅馬公園中,仍可看見以前的城牆、壕溝、供奉戰神馬爾斯(Mars)的祭壇、以及紀念羅馬最高神祇朱比特(Jupiter)的紀念柱。在舊萊茵河港邊有酒店、劇場與公共浴池等設施。這些建築物四周,以前是喜歡吃麵包的羅馬人種植穀物,如大麥、小麥的農田。

西元9年,羅馬統帥瓦盧斯(Quinctilius Varus)從桑騰帶了三個軍團出發,越過萊茵河向北德幽深的森林邁進。之前,羅馬軍隊也曾一再地嘗試,將帝國邊界向東擴展,也試著安撫危險而不安分的日耳曼族群。西元前12年時,羅馬軍隊甚至已前進至易北河及波西米亞地帶。後來卻被嚴寒的氣候、崎嶇的地形與"野蠻的"日耳曼人所擊敗。法盧斯也是在托埃托堡森林(Teutoburger Wald)的山區中被日耳曼族的偕路斯克人(Cherusker)打敗。

黑爾曼紀念肖像(Das Hermann-Denkmal)


德特摩爾特(Detmold)附近386公尺高的葛羅騰堡(Grotenburg)山上,傲然地矗立著一座十九世紀所樹立的黑爾曼紀念肖像。那是日耳曼領袖阿爾米尼烏斯(Arminius)53公尺高的塑像,為紀念他於西元9年,在托埃托堡森林之決定性的戰役中打敗羅馬人。

黑爾曼(Hermann),也就是日耳曼軍首領(Heer-Fuhrer),成了德國歷史的主要人物,也成為獨立自主於羅馬勢力之外的象徵。一千五百年之後,這段歷史又再重演。宗教改革後,德國遵循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新教義改信新教(evangelisch),和羅馬教廷脫離了關係。而巴伐利亞與萊茵河流域之羅馬帝國屬地仍忠於羅馬教廷,信的依然是天主教(katholisch)。

托埃托森林中的敗仗,讓奧古斯都蒙受最嚴重的損失與最大的屈辱。這之後,羅馬便放棄征服日耳曼地區的野心。萊茵河東岸地區因而獨立自主於羅馬的權勢之外,也大部分未受羅馬文化與文明的影響。萊茵河成了羅馬文化 (西岸)與日耳曼文化(東岸)的界河。這兩種文化直至二十世紀,仍彼此對立。而且至今依然保存各自的特色。
西元一世紀時,羅馬加強整個帝國邊界的軍事防禦。也在下日耳曼省(現在荷蘭的南部)與上日耳曼省(現在的摩賽爾河與法爾次地區,阿爾薩斯,勃艮第,瑞士西部)派駐八個軍團防守。沿著多瑙河的邊界繼續往北推移,直到施瓦本-法蘭克石灰高原以外的地區。邊界築起了由石頭與木材所建造的高牆,一條蜿蜒於叢林、山丘與河谷的長帶。這座羅馬長城(Limes)至今在民間仍被稱為魔鬼牆(Teufels-Mauer)。城牆的第一部份始於多瑙河畔的愛寧(Eining)城,止於美茵茲河邊的米爾頓山。第二部份再以此為起點,越過黑森(Hessen)直到萊茵河畔的波昂。西元70年,羅馬在多瑙河的最北端,興建了一座最重要的邊界據點 雷基儂(Castra Reginum現在的雷根斯堡Regensburg)。羅馬帝國的權勢越來越衰退,而邊界的防禦也就越來越增強。

奧古斯都皇帝對於羅馬帝國的開拓,貢獻最多。羅馬市民(civis)成了文明(Zivilisation)與財富(Reichtum)的象徵。羅馬軍營附近形成許多平民住宅區。區裡的住民供應羅馬軍隊的食、衣、住、行,生活因此而富裕。除了軍眷之外,這裡還住了手工業者與商人,也有娛樂區、公共浴池及酒店。軍人退伍之後,可以豐厚的積蓄購買土地,來蓋華麗的住宅(villa)或建農莊(villa rustica),或者從商,將錢投資開設商店。如此一來,便有機會晉身城市上流社會之中。

透過帝國邊界的商業往來,一些羅馬式的富裕也傳進"野蠻人"地區。日耳曼人提供林區所產的蜂蜜、蜂蠟及毛皮、還有羅馬人所渴望的日耳曼婦女的金髮給羅馬人。有錢的日耳曼人則從羅馬人那裡購買黃金,以及在萊茵河邊的工作坊所製造的藝品。經由貿易往來,也傳進許多外來的名稱。因此,日耳曼語言中有為數不少的外來辭彙。

源自拉丁文的德語辭彙:

物品:
Metallum  das Mineral 礦物
Reliquiae die Ruine   遺址
Tegula   der Ziegel  磚瓦
Fenestra  das Fenster  窗
Porta   die Ture    門

日用品:
Oleum  das Ol    油
Vinum  der Wein   葡萄酒
Persicus der Pfirsich  水蜜桃
Pirum   die Birne   梨
Mustum der Most   果汁

政治:
Libera res publica  die Republik     共和國
Dictator      der Allein-Herrscher  獨裁者
Provincia     die Provinz      省
Minister regis   der Minister     部長
Curia       die Kurie      羅馬教廷

阿爾卑斯山前地區的語言中,仍然聽得到拉丁語所留下的影響。至今巴伐利亞及奧地利居民見面或道別時,仍以古羅馬語Servus彼此問候。相對的,在德國西南地區(巴登府騰堡,瑞士)見面時互道Salut/Salue,道別時則說 Adieu/ade 。

四、日耳曼民族大遷徙(Die germanische Volkerwanderung)

古籍中記載: 和平離開了世界…, 不幸的紛爭在這紊亂的人間肆虐。西元150年時,日耳曼人就已越過邊界,入侵羅馬帝國領地。馬可曼人(Markomannen)由波西米亞越過多瑙河向巴伐利亞推進。至西元167年時,已到達義大利。雙方展開血腥的戰爭。

因此,羅馬方面試著爭取日耳曼眾部族為盟友。成為盟友的條件是,他們必須以軍人的身分移民至邊界,來對抗入侵者。但也因而享有優渥的薪餉與許多特權。然而,這些獎勵措施並無法阻止,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帝國。西元150至200年間,日耳曼族的哥特人(Goten)為了找尋新的生活空間,從瑞典南部及瑞典島嶼哥特蘭(Gotland)出發,向外遷移。他們首先遷徙到波蘭的波羅的海海岸,接著再由那兒移居到多瑙河下游的草原以及黑海以北的地區。

羅馬皇帝德西烏斯(Decius西元251年)死後,哥特人又突然再度啟程。東哥特人(Ost-Goten)越過匈牙利到達義大利,且在偉大的首領特奧德里西(Theoderich)的領導下,在義大利建立了以拉維那(Ravenna)為首都的東哥特王國。他們的勢力範圍及於阿爾卑斯山以北,也就是他們最好的盟友阿雷曼人及西哥特人所居住的地區。至今在許多德文的故事與傳說中,這位東哥特族的首領仍以"伯恩的第德里西"(Dietrich von Bern 也就是Theoderich von Verona)之名,存活在人們的心目中。

西哥特人(West-Goten)向西臘遷徙,於西元267年將雅典城夷為平地。然後他們又沿著達爾馬提海岸(dalmatinische Kuste)前進,而到達義大利。西元410年那位富傳奇性的哥特阿拉瑞西國王(Konig Alarich)佔領羅馬。為拯救羅馬城,帝國北部地區的軍隊都被調了回來。但是仍然無法保住羅馬。就當邊界空虛之時,給了其他日耳曼族一個長驅直入羅馬帝國的機會。

當西哥特人大膽地由羅馬向西班牙推進時,就遇上對手。汪達爾人(Vandalen)已由奈塞河(Neisse)上游起程南移,他們移動的足跡越過德國西南及法國,然後繼續穿越整個西班牙。蓋舍里西國王(Konig Gaiserich)西元429年,從西班牙遠渡非洲,沿著北非海岸一直到突尼西亞,然後再從突尼西亞回到歐洲。439年開始,他們乘船越過地中海到達義大利,且於455年洗劫了羅馬城。他們那未開化之野蠻人的名聲,如今仍留在"像汪爾達人似的掠奪(hausen wie die Vadalen),這句話中。曾是世界上最宏偉之首都的羅馬城,就此結束它那燦爛輝煌的世代。
促成這些民族大遷徙,因而導致羅馬帝國遭受威脅的主因,源自於亞洲。當時,黑死病肆虐,而統一的中華大帝國已分裂為三,一支遊牧民族正四處遷移。這個在中國以及羅馬歷史中都被稱為匈奴(Hunnen)的民族,帶著大量牲口,游移於亞洲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他們善騎善射,是令人畏懼的戰士,而且還要求戰敗者付出很高的賠償。西元375年,匈奴向歐洲邁進,佔領了匈牙利為其新據點,再由此入侵羅馬帝國。如神話般的首領阿提拉(Attila)沿多瑙河而上,直到德國南部及萊茵河上游,再繼續往法國中部挺進。

當時,萊茵河上游沿岸住著,西元五世紀初由老家易北河上游向西遷徙到此的勃艮第人(Burgunder)。羅馬的萬集歐儂(Civitas Vangionum 現在的沃姆斯 Worms)城是勃艮第王國的首都。此城於西元437年毀於匈奴之手。日耳曼族傳說尼布龍根寶藏(Schatz von Nibelungen)敘述這段故事。

尼布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與尼布龍根寶藏(Schatz der Nibelungen)


根據尼布龍根之歌的敘述,勃艮第國王軍特(Gunther)最忠誠的手下,同時也是謀害金剛不壞之身英雄西隔佛瑞德(Siegfrid)的哈根(Hagen),將勃艮第族的國王寶藏沈入萊茵河。後來,西隔佛瑞德的情人可密西爾德(Krimhild)領著勃艮第人(Nibelungen)沿多瑙河而下,進入敵軍匈奴王所統轄的區域。她在此以兇殘的手段報復了族人。

事實上勃艮第人並非向東沿多瑙河,而是向西進入法國的隆河谷。從此,他們生活在介於東邊的日耳曼人與西邊的羅馬人,也就是政治上向來三不管的地帶。而匈奴於西元451年在法國的卡塔牢尼戰場(Katalaunische Felder 現在的香檳Champagne)被殲滅後,便神祕而快速地失去了蹤跡。

阿雷曼人(Alemannen)也跟隨著勃艮第人的移民潮,從北德往南遷徙。他們在萊茵河上游及德國西南地區住了下來。蘇本人(Sueben)再從此地出發,越過法國一直到達加里其恩(Galizien西班牙西北部)。數年後,也就是從西元449年開始,朱特人(Juten),薩克森人(Sachsen)及盎格恩人(Angeln)也向外遷移。他們在佛里斯蘭(Friesland)與丹麥之間的北海海岸墾殖。再由此搭船往西進入英格蘭東岸,將生活於當地的凱爾特人,驅趕至不適宜耕作的威爾斯山區。現在的英格蘭人就是由盎格爾-薩克森(Angel-Sachsen)族群所組成。

一直至西元五世紀止,許多日耳曼部族在日趨瓦解的羅馬帝國,找到他們的新家園。日耳曼人將所有的財產裝在車上,組成長串的車陣向外遷徙。原先他們都是農夫,生活在氏族或部族團體中。而現在卻得面對城市文化,以及高度組織化的國家制度。然而,也有人晉身於,由少數人組成的統治階層當中。部族王侯,也就是首領或國王,是他們自由的保障。其中有一名為奧多瓦卡(Odowakar)的王侯,曾效忠羅馬軍隊,後來升為地位最高的將軍。他於西元476年,罷黜在羅馬的最後一位帝國皇帝(Romulus Augustulus),且將皇帝的權杖與皇冠,交給在康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皇帝。西元395年和東羅馬帝國分開的西羅馬帝國,就此瓦解。從此,西歐屬於日耳曼人的勢力範圍。而地中海東部沿岸的巴爾幹、希臘、土耳其、近東與北非等國家,則為西羅馬帝國所掌控。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Byzantinisches Reich),其首都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邊的康士坦丁堡(拜占庭),西元十五世紀時,被土耳其人攻佔首都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