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1997.07.22.

算命是騙術嗎?

☉邱耀初、林舒予

神棍詐財新聞層出不窮,日昨施寄青與李敖等人因批判算命為另一迷信、騙術 行為,被星相學會所告,又再度挑起神棍真假的紛爭。我們無意對此事件作道 德上的判決,僅提供一些心理學的發現來看算命行為中所謂「騙術」現象。

 Hyman是一位傑出的算命師與魔術師,現任奧瑞岡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早年在 大學讀心理學時即曾以算命打工賺取生活費,口碑相當好,大家認為他算得相 當準,他也很高興。有一次他的老師跟他說:「下次你算命時,就故意將原先 要講的內容顛倒講,看看被算命者的反應。」結果依然獲得好評,被算命者還 是覺得他算得很準。這次的測試經驗促使Hyman開始關心欺騙的心理行為,他放 棄了算命的工作,進一步研究算命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本文作者之一(林舒予)在其任教「思考心理學」課堂中作了一個測字算命 的活動,在同學交報告之前對大家宣告:「同學所交的報告,我都會仔細看, 且會依據你們所寫的內容來分析你們每一個人的個性」。報告收回,幾天後給 每位同學一密封信函,信函附了一張描述該同學個性的信紙。然後請每位同學 看完後各自評量該信件所描述的內容與其個性相符合的程度,發現吻合度達六 成左右(類似研究,文獻的記載比此次測試還高,大約八成)。事實上,研究 者根本就沒有從同學的報告去分析其個性,信件的內容是抄自坊間星相書中的 句子,且每位同學的內容皆相同。這個結果基本上指出所謂算命是一場錯覺的 心理遊戲。

 我們進一步來看,算命者到底玩了什麼心理遊戲,Hyman歸納出算命者算命的 一些基本法則,他認為算命者最善用一些老生常談的語句,而這些句子通常不 是模擬兩可,就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句子,如:「我想你應該是很願意上進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些許不怎麼令人如意或困惑的事?」。這些內容聽起 來似乎很合理,其實有說等於沒說。因為會來算命的,猜其正不如意或在困惑 中猜中率應該不會太差的。尤其對女性多猜猜她們關心的話題(感情、家庭、 小孩),猜中率應該八九不離十的。

 你若想當個算命者,剛開始時,切記少用篤定的句子,先用疑問句來試探被 算命者的反應。若他點頭了,恭禧你猜中了,現在你就可以裝得神秘兮兮來加 強剛才的內容。若連探測也不敢,那就保持多聽少講的好習慣,傾聽之後重新 組合剛才所聽到的,用另一個方式或句型來表達,被算命者會以為你真神,竟 能講出他心中的話。更有趣的發現,即使面對非常排斥算命的人,不要害怕, 只要對其說盡一切阿諛好聽的話,他似乎也會部份認可算命其實也滿有用的。

 算命是騙術嗎?算命「成功」與否可用兩個因素來衡量:一、佈局,二、訊 息模糊。「佈局」包含動機與信賴兩個特性,優勢「佈局」的意義主要是被算 命者有強烈的動機想算命,且相當信賴該算命者,如此將帶來成功的算命效果 。所以喜歡算命的族群(如某些影歌星、政要或一些女性等),評價算命的準 確度將高於其他人。同時知名度高的算命者(××大師),一般亦會將其準確 度評價比低知名度者為高。

 算命過程中算命者所講的話,若是模稜兩可足以產生不同觀點的解釋,則是 最符合「訊息模糊」的意義。此時被算命者會主動擷取符合自己觀點的解釋, 這是一種投射現象。所以被算命者對算命過程準不準的判斷,就不會是以客觀 事實來認定,而會從對算命師提供的模糊訊息所投射的結果來判定。「模糊訊 息」因素是否能奏效是以「佈局」因素為優先考慮,佈局中「信賴度」愈高或 該算命者愈被認可則此模糊訊息將會具較佳的投射效應。

 算命者是騙子嗎?可將算命者粗略分成兩類:一、冷酷算命者,二、熱情算 命者。前在算命過程中很明確是在造假,後者則是無心的,本身亦非常相信算 命,也認真研讀命理的書,並非心存欺騙。當一般人對其評價愈高時,就愈發 使其相信自己可能算得很準。但卻不知在算命的過程中,已經發生了一個自己 未能察 覺到的心理效應。

 下次再算命時,不妨想看看:是他算得準,還是你配合得好;是他鐵口神算 ,還是你洩露天機。

(邱耀初為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林舒予為美國奧瑞岡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