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大學部專題研討題目
蔡家欣
王思評 陳雅欣 李 微 梁志豪 翁國強 盧威任 楊政霖 黃思婕 莊雅惠 黃馨樓
林宛亭 黃婉慈 王芳萍 柯汶伽 張雅媚 蔡瓊瑩 于凡筑 |
由於長鞭效應,供應鏈必須發展有效的存貨策略,透過協調合作才能兼顧存貨成本與服務績效。然而供應鏈的上下游各個成員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整體績效,所以整合供應鏈系統需要所有成員的互信與合作。本研究運用Arena模擬程式來探討多階層供應鏈的存貨管理問題,系統設定為三階層的供應鏈,包含有上游的製造商、兩個配銷中心、下游眾多的經銷商,以及外部的市場需求。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製造商產能、配銷中心與經銷商的存貨策略、外部需求量等因素對供應鏈整體績效的影響。績效指標包含各成員的平均庫存、配銷中心的訂單等待時間,以及經銷商的供貨水準。實驗結果顯示,製造商的產能與外部需求量對供應鏈績效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也會迫使下游成員調整自身的存貨策略。配銷中心的訂貨策略對經銷商的存貨策略有顯著影響,大經銷商的存貨策略不僅傷害配銷中心的庫存績效,也會影響其他經銷商的供貨水準。未來研究可加入訂貨與運輸成本的考量,並運用預測方法調整存貨策略,以更符合實際運作之考量。
隨著科技發展的腳步,人類社會也一天一天的進步,其中電腦、通訊以及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更是對人類生活影響最深者,但是這些科技產業的幕後推手,卻是一顆毫不起眼的小晶片,也就是所謂的半導體,由於IC製程具迴流現象,因此在生產排程上須配合生產進度以提高交期表現,本研究以ARENA程式模擬簡易之IC迴流製程,首先分析不同的系統績效指標之間的關係,並發現迴流製程起點為排程的控管關鍵,本研究並根據累積的迴流次數為依據,發展出具前瞻性的排程法則,透過模擬實驗發現前瞻性排程法則可提升系統整體績效,使交期表現良好及增加流程穩定性。
本研究主要內容在於結合前瞻性派工與雙界法排程法於批量製程,探討如何設定決策變數,以期得到最佳的績效指標。在製造業中常會面臨到必須同時生產不同產品,而不同產品卻常常必須使用相同機台加工,在IC批量製程中也有相同的情形,但情況卻更加複雜;這是因為批量機台一次僅能處理一種產品,如果要處理另一種產品時,則必須停機進行換料的工作後,才能生產另一種產品,如此一來該在何時決定停機換料便顯得相當重要。因此本研究根據IC批量製程的特性,建立一條虛擬的生產線,考慮生產時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設立不同的決策變數;並提供績效指標讓決策者可依照本身的需求或環境,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活動控制。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必須將成本壓到最低且快速地跟著全世界的腳步改變,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不被潮流所淘汰,如果能有效的運用模擬工具去測試系統中新的策略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會節省很多成本,還能加快對市場的反應時間。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討配銷型的供應鏈所會發生的各種特殊現象。首先改變供應鏈裡的控制參數和一些變數,再藉著模擬工具去假設一些可能發生的狀況,進一步分析問題結果尋求最佳的解決之道。
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無不致力提升其數位化程度,應用網路技術整合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資料,讓資訊能立即流通給所需要的人員,以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情勢,但是臺灣的中小企業無力負擔購買ERP軟體以及訓練、維護等的高額成本。本研究嘗試建構製造業生產資訊系統中最關鍵的部份: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MES),以ARENA模擬軟體建構虛擬生產線,訂單資料庫與決策分析功能則分別建構於Access及Excel軟體上,並應用網際網路相互結合。只要花費少數的代價,就能使中小企業獲得電子化的顯著利益。
有關流線型生產系統的應用極為廣泛,而系統架構應如何設計以提昇整體績效,是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著重於前瞻性派工法則NACH及TB之應用,主要原因乃是因為NACH具有Look Incoming的作用以及TB具有 Look Succeeding的考量,並且利用ARENA模擬程式建立架構,以進行實驗與分析,並考慮派工法則內部參數的設計可能對系統產生的影響,進而減少緊急訂單的延誤與增加機台的使用率。 合理的設定NACH的內部參數,能有效的減少緊急訂單的延誤而不至於對一般訂單產生太大的影響;而合理設定TB的內部參數,可以增加下游機台的使用率以及平衡訂單之間對於瓶頸資源所產生的負荷。實驗的結果顯示,若有效地使用前瞻性派工法則,的確比傳統派工法則更能減少訂單的延誤以及增加機台的使用率。
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迅速,民眾越來越重視物質享受與休閒的重要性,對於購物之整體經驗有更高的需求。這種期望配合著現代商業經營技術之演進,於是歐美國家常見的購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在國內應運而生。購物中心應提供整合的購物與休閒經驗,然而日系百貨公司與量販店長期佔有百貨零售市場,因此業者認為要跳出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仍有困難,適合國內的經營技術亦有待開發,包括承租戶種類的組合與店址的規劃。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經營經驗,運用Excel試算表與基因演算法發展出業種組合與店止配置之評估模式,並以ARENA模擬評估顧客流動分佈,可提供購物中心經營者有效的參考工具。
國內消費市場近年來隨著便利商店、超級市場、量販店的興起,產生相當大的改變與衝擊,物流中心將產品的運銷通路由傳統的多層次複雜的通路,簡化為由供應商經物流中心送至各零售賣場據點的方式,如何以合理的運輸成本在效率與準確度兼顧的前提下,達到客戶與物流中心雙贏的目標,則有賴於良好的倉儲作業、適當的車輛配送規劃、及配送路線安排。 車輛配送規畫(vehicle dispatching problem)是指物流中心由若干輛車負責配送所有的客戶,規畫時必須考慮車容量、行駛距離與時間等自身條件限制,以及客戶所在區域或層級的劃分及貨品特性等特殊要求,目標是以較少的車次或總運輸距離達到客戶要求的服務水準。一般啟發式解法多著重於解的品質,忽略了決策人員的經驗與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所以本專題修改現有車輛路線規畫之啟發式解法如節省法、插入法、空間涵蓋曲線,以容易取得之Excel試算表執行計算,以Visual Basic語言發展圖形介面以輔助決策判斷,提供一簡單、績效良好的計算與圖形輔助工具以便入門者及實務界參考。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涵蓋範圍廣闊,一學期的概論課程必須使新生對每個主要領域都有基本的認識,光憑課堂講授與書本的描述實有困難。國內現有之中文教科書以文字為主,極少提供輔助教材;原文教科書雖然圖文並茂,但是語言隔閡會影響互動學習的效果。本專題擬借助全球資訊網頁的多媒體功能,講解並引導學習較複雜抽象的工程與系統設計觀念,例如細微動作分析、看板系統的流程、以及設施規劃的步驟等,下載區提供考古題、講義、教學資料之下載,公佈欄與留言板使問題與想法能夠廣泛交流,讓更多學習者受益。
國內精密電子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主軸,但業者多半以零組件及代工業務為主,許多關鍵技術與原料仍仰賴國外供應。近來國際大廠為確保價格及出貨速度等競爭籌碼,盛行將代工夥伴納入配銷體系,嚴格考驗國內業者應變能力。本研究分析精密電子產業結構與市場趨勢,探討比例龐大的中小企業應如何改善生產作業與品管量測技術,以提高產品競爭力並克服沈重的成本壓力。
國內大型量販與連鎖超商蓬勃發展,郵購服務也逐漸為大眾接納,相關企業之運作必須倚賴倉儲作業,訂單反應時間是決定對顧客服務品質的關鍵,其影響因素包括資料處理速度,倉儲揀貨效率,以及配送運輸時間。本研究擬探討訂單分批揀取作業方式,即將數張小型訂單合併於單一揀取梯次以提高效率,但個別訂單可能含有多項貨品散佈各處儲位,並有密集與分散之差別,揀取效率是否能顯著提升取決於合併訂單的相鄰性。
本研究針對蘇鈺玲所發展之Modified I3法與空間涵蓋曲線分群法進行修正,尤其是肉眼明顯可判斷的缺點。Modified I3法第一階段的修正避免路線在後續階段會產生交叉打結的現象,雖然子路線點數較少,但是第三階段的解繫改善部分之負擔相對減低。第二與第三階段的鄰點插入步驟則由鄰近三點增加為鄰近十點,雖然運算較繁雜,整體的路線有顯著改善。在空間涵蓋曲線分群方面,除涵蓋曲線的解析度提高外,指派車輛的方式也改為由遠至近,以減少路線重疊與遠程運送單一客戶的不合理現象,整體配送路線總長度略為降低。
在今日忙錄的社會中隨時隨地都可看到顧客等候的現象發生,例如:電影院、超級市場、醫院、收費站、銀行、加油站等。凡是對某項服務之需求量超過提供服務之資源數量時,則產生等候現象,但是由於需求的起伏變化以及經營成本的考量,業者不可能毫無保留地增加服務資源,因此要完全消除等候現象是不合實際的。本專題研究之目的是規劃改善軟硬體設施以減少顧客等待時之生理與心理負擔。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如何使顧客在選擇排隊不會無從適從、使顧客在等候時不會焦慮不安、使顧客認為排隊等候是公平的。本專題透過實地訪談、觀察與紀錄的方式,分析改善比較臺灣地區服務業對於顧客等候空間的規劃及管理方法,項目包括: 電話預約系統的便利性與公平性、電子告示牌的應用、櫃檯標示與排隊規則、等候空間的佈置與舒適性、顧客遲到或班次誤點的處置。研究成果可提供金融、醫療、大眾運輸等機構及相關業者參考,以提升對顧客之服務品質。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民眾在生活中越來越常接觸到抽樣調查的數據與報導,但是混淆不清與相互矛盾的情形屢見不鮮,使民眾對於抽樣調查之信任度大為降低。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分析抽樣調查中問卷設計、抽樣方法、統計分析等主要步驟之實行細節及媒體報導方式。並以國內的案例為主,探討可能發生的偏失及改正方法,包括收視率調查、報刊發行量調查、民生消費調查、醫療保健調查、媒體報導及學術研究調查。本研究成果可提供給調查進行者、媒體報導者及接受訊息之民眾作為參考,希望能提昇國內抽樣調查之正確性與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