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雖然全球半導體產業不景氣,卻是台灣封裝測試產業竄起的最好時機。死對頭韓國半導體業界,不管是DRAM大廠海力士(Hynix)或者是封測舊龍頭艾克爾(Amkor),都遭逢沉重的財務壓力,讓台灣廠商占據一個最佳戰鬥位置。
一套設備動輒上億元
另一方面,國際整合元件大廠
(IDM)加速釋出委外代工的封測訂單,也讓日月光、矽品不斷加碼設備投資,一套上億元、上2億元的測試設備不斷地往台灣運,讓全世界的設備業界刮目相看。
美國繪圖晶片大廠恩威迪雅(Nvidia)在2001年第四季,成為支撐台灣半導體產業下半年業績的主力,不僅台積電0.15微米高階製程幾乎被Nvidia包走,日月光、矽品等封裝測試業者,也因為Nvidia的高性能繪圖晶片持續投資,讓台灣半導體業界不惜血本,去年至少花了50億元購買測試機台。
設備廠商估計,由於微軟遊戲機Xbox對Nvidia繪圖晶片的需求,及Nvidia新一代繪圖晶片NV-25將上市,測試製程仍將持續添購設備,維持接單能力。
2001年的台灣半導體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酷挑戰,但是在一片不景氣聲中,Nvidia的繪圖晶片商機卻不斷湧現,先是在筆記型電腦與高階桌上型電腦中的遊戲軟體驅動下,GeForce繪圖晶片家族出貨量不斷攀升,估計已經吃下台積電一座半8吋晶圓廠產能,也讓台灣的高階封裝測試產能出現不足的現象。
位在美國的Nvidia,整個繪圖晶片的先期測試都是採用安捷倫的測試機台,為了提高生產良率,Nvidia也指定台灣的代工廠商,必須選購安捷倫的測試機台,一時間讓安捷倫的93000測試系統水漲船高,成為去年台灣測試業界最紅的測試系統。
繪圖晶片的測試包括晶圓製造完成的前測 (晶圓針測)以及完成品的後段測試 (Final
Test)。由於台積電這一兩年半導體景氣看法保守,資本支出相對保守,一度讓晶圓針測的產能嚴重不足,但如此一來,讓台曜電子一口氣買了五套安捷倫的93000測試設備,拿到Nvidia的測試訂單。
此外,日月光集團旗下的福雷電,以及矽品等一線封測廠商,也買了不少測試設備。業界估,當時台灣半導體業界擁有安捷倫93000測試設備多達50台。
到2002年,台灣封測產業更加蓬勃發展,讓設備廠商更大發利市,尤其是與光碟機晶片組廠商聯發科、威盛等關係良好的安捷倫,再度以進攻「客戶的客戶」為策略,取得設計廠商的測試設備「主導權」,當光碟機晶片大賣的時候,測試廠商也必須向安捷倫加碼,迄今,整個台灣半導體封測業界,已經有超過100台的安捷倫93000機台。
安捷倫的93000測試設備,不僅在繪圖晶片、DVD光碟機晶片組大行其道,甚至還撈過界的往記憶體測試市場發展,一度侵蝕到記憶體測試大廠愛德萬的廠商。
折舊決定成本競爭力
最主要的原因是,兩、三年前記憶體廠商看好Rambus記憶體可能會在高階桌上型電腦取得市場,但運算頻率超過500MHz的晶片速度,是當時愛德萬5581、5585設備所無法負荷,而具備可以升級到1Ghz的安捷倫93000,就成為測試廠商的唯一解決方案。
只不過,整個93000設備買下來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是許多小廠投資不起的。當時不少測試廠商忍痛買下93000要測試Rambus記憶體,但是,當英特爾捨Rambus轉向DDR
400,這些廠商損失可不小。
為什麼呢?簡單地來說,在農業時代大家都是用人力在運送貨物,如果有一個企業家用汽車運送,雖然競爭力比較強,卻因為成本比別人高,且市場也不認同,先進的生產工具會閒置,反而成為沒有用的高貴玩具。
力成科技董事長蔡篤恭就指出,愛德萬的5592與5593,原本也是瞄準Ram-bus市場,但是整個記憶體產品的進程延後,英特爾轉而支持DDR
400,以目前的測試機台來說,折舊幾乎攤完的5585就足以應付DDR400的需求,並不是像許多廠商所說的必須要有5593才能量產。
事實上,愛德萬內部也透露,5593與5592兩個機型基本上只是原型機與量產機台的差別,這也是設備廠商與測試廠商一起成長、技術開發的慣例,而5592/5593都可以支援到1GHz以上的速度,但現在根本還用不到,估計真正會有大量訂單要等到今年第四季,明年第一季才會出貨。
高貴玩具拖垮廠商
去年日月光旗下測試大廠福雷電,一口氣將帳上7億餘元的舊設備,一次打掉,就是看出機台太早投資的風險。而許多測試設備廠商也不斷的在機台裝機時間點上推敲,甚至還出現過測試廠商下單後反悔,設備廠商又把測試機台搬回家的現象,當然,索賠是免不了,而許多測試廠商就因為時機沒抓準,導致關廠的下場。
究竟什麼時機該要買什麼樣的機台?蔡篤恭說,成本的考量要優於技術的考量。
他說,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需要最先進的測試技術,反而是大多數的客戶都需要具有成本競爭力、良率高的技術,而這些往往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
測試評估的時間成本,怎樣讓晶片測試時間縮短卻可以達到穩定而可靠,是選購機台的第一要務。
一位測試業界的財務舵手就指出,太早買先進的測試機台,對中小型測試廠商來說反而是種傷害。
他舉例說,拿當初買安捷倫93000機台或者是率先使用愛德萬5592的廠商為例,當時他們的產品結構並沒有有高頻晶片為例,就可發現「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很不幸的,台灣不少廠商,就是缺乏評估,台灣許多中小廠商往往都是血本無歸,即使是大如日月光的廠商,也是用成熟技術在養成先進技術,先進入市場的,如果時機沒挑對,也不見的就可以占得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