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公布環境管理標準ISO-14000是1996年各界矚目的環保議題。這套標準的訂定,無異是將人類的環保工作從定性的「誰可能比較環保」,帶入「誰的環保有多少分」的定量比較標準。因此同步工程要求在產品設計初期,便分析產品生命週期中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之衝擊,以將其負面影響減至最低部份。並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配合廢棄物管理辦法與能源再生回收廠商,減少製造、包裝、使用過程中所產出的廢棄污染,而當產品使用壽命終了後,仍能經濟、有效地再生(Recycle)或重覆使用(Reuse)其資源與重要元件,以減少掩埋、焚化處理的數量。
圖
ISO 14000環境管理評估系統 設計工程師應將環保品質(Environmental Quality)視為設計需求的一部份,並在設計過程中,評估產品生命週期從原料製造、包裝、使用與報廢後對環境的衝擊: 1. 原料與製造過程所消耗的能源與產出的廢料多少,盡量採用低能源、低廢料的製造方式。 2. 所採用的材質是否具有毒性?對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3. 產品使用過程所消耗的能源與污染為何?並應預防可能的不當使用對環保性的影響。 4. 包裝與產品報廢後如何處理? - 元件重複使用(Reuse): 拆卸的難易度、預期使用壽命、元件的標準化、整修的費用多少? - 材料再生(Recycling): 拆解的難易度、材料彼此的相容性、材料的污染性、與目前材料再生技術的配合性如何? - 掩埋與焚化:是否具有毒性?可燃性如何? 5. 設計如何影響循環再生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