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規範倫理學

本章重點:

一、功利論

二、義務論

三、公義論

四、美德理論

五、儒家理論

六、參考文獻

第一節 功利論

-功利論Utilitarianism,目的論Teleology,結果論Consequentialism

(一)代表者:Jeremy Bentham (1748~1832)邊沁,及J.S. Mill等。

() 背景:基於十八世紀個人主義之社會觀,認為快樂論的目的在於滿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二)意義:

1.      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決定於行為的目的與結果。

2.      盡量為所有人製造最大的利益,或減少其反效益。

3.      效益:能滿足人類合理需求之事物。

(三)功利論之價值觀:

1.    內在價值:A之價值不假外求,全依其自身本質之應然。

外在價值:B之價值非來自自身的本質,可藉由外鑠而來。

(四)分類:

A行為功利論Act U

若當下之行為可帶來整體效益(或快樂)之增加則道德行為之意向增加。

B.規範功利論Rule U

先求行為是否符合某行為規範,再其是否可增加社會之整體效益。

(五)評論:

1.      漠視個人動機在道德行為上之作用

2.      善行若基於義務感,方值得讚譽。

    義務論Deontologist康德Kant


第二節 義務論

-義務論Deontology

(六)代表者:Imanvel Kant (1724~1804)

(七) 背景:源自斯多亞學派 The School 為善不可不為,為惡不可不絕,此「 不可不」之觀念,在倫理學上之謂「義務」。

(八)意義:1.行為是不道德,不必然由行為之目的或結果來決定;而是由其 

它因素來決定。

     2.認為good(善、快樂)是最基本的,道德行為應以善為目的

(九)道德之源起:

1.      神之啓示

2.      來自自然法,人可藉由理性掌握律法

3.      人類之常識與直覺

4.      道德可從人的理性反省獲知

(十)分類:

1.      一元義務論:道德原則乃從基本原則所演繹之引伸原則

         基本原則有:愛心原則、仁的原則、尊重個體原則等

2.      多元義務論:肯定多個基本原則,且不能互相化約的,同樣重要

         這些原則:真諴原則、施善原則、公益原則等

(十一)           康德倫理學

1.      道德規範只需從人類的理性本身,不須經歷練即可獲得

2.      認為日常生活中有一無條件之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3.      上述原則不僅是無條件的,且可普通的為人所接受;且有道德價值的行為必須是因義務(不得不)而為。

4.      因義務而為之行為,其道德價值不在於由此行為所達成之目的或結果,而在於決定此行為善意志(good will)

5.      人本身擁有理性,具有內在價值的,不應被利用來做其他目的之手段,若將人純做手段看待,眨低了人之尊嚴。

(十二)           對康德之批評

1.      無條件之律令是否太嚴苛?

2.      無條件之律令是否容許例外之理由


第三節 公義論

-公義論justice

(十三)           代表者:J. Rawls

(十四)           淵源:認為公義即公平。在一個公序良俗之社會,大家所共同接受之德           行規範即「社會公義」。

(十五)           分配的公義:以個人需求來分配

        以個人基本權利來分配

        以個人努力來分配

        以社會貢獻來分配

        以社會績效來分配

(十六)           探討的議題:

1.      分析各攸關當事人對公義之認知

2.      獲得的正義原則

3.      持有的合法移轉

4.      持有不公義時之改正

第四節 美德理論

-美德倫理

(十七)           源起:

     1.一、二所衍生之倫理致義與當代格格不入

     2.康德之批評:忽略了行為者人品之重要性

(十八)           主張:

1.將道德重新放回個人的性格傾向

      2.品行傾向可為道德行為提供動機之解釋

第五節 儒家理論

-儒家倫理:仁、義、禮

(一)代表者:孔子、孟子

(二)淵源:修己安人、內聖外王

(三)修己功夫即內聖:格致誠正修

(四)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

(五)仁:孝弟也者,其為倫理關係之始,克已復禮為仁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六)   義:義利之辯,君子喻以義,見義不為,無勇也;義者,適宜、恰當、正確也。

(七)禮: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參考文獻

1.  葉保強、陳志輝 (88),商亦有道-商業倫理學與個案分析,中華書局

2.  吳永猛、余坤東、陳松柏 (90)企業倫理,國立空中大學

3.  李春旺 (89),企業倫理,正中書局

4.  歐陽敏、陳永芳 (90),企業倫理,原著Peter W, F. Davies (1998) Current Issues in Business Ethics. 中正書局

5.  江玫君 (87),企業倫理第三版,原著Hoffman Frederick.